紫雾弥漫,繁花灼灼。5月,孝感金卉庄园的薰衣草花海正艳。
这个庄园是孝感农旅养融合示范点,占地1700亩,投资2.3亿元,可科普观光、农事体验,也可四季赏花。年初,庄园晋升国家4A景区,拿到政府100万元奖励。
孝感市外侨旅游局局长于斌介绍,该市计划用3年时间建成11条农旅养融合示范线,培育50个农旅养一体化示范点,带动300个美丽乡村建设。
融合,孝感高质量发展关键词。4月,该市出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汉孝融合、军民融合、农旅养融合、市域融合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
汉孝融合,壮底盘
汉孝融合的步伐在不断加快。4月18日,孝感市临空经济区与武汉市交通运输委召开现场办公会,督办“汉孝交通一体化”建设;
4月20日,武汉市临空港经开区工商局与孝感市工商局签订“汉孝市场监管一体化”合作协议;
5月14日,武汉市国土资源、规划等部门相关人员来到孝感,就推进两地基础设施、城市规划一体化进行对接磋商……
“我们要抢抓武汉大都市区协同发展机遇,加快规划与基础设施、产业和市场、科技人才、公共服务、生态环保‘五个同标准对接’,全面融入武汉。”孝感市委书记潘启胜说。
融入武汉,孝感可一举多得:承接产业转移,夯实发展底盘;同标准对接,倒逼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政府效能提档升级。
交通互联。启动18个重大交通项目建设,力争用3年时间,打通、改造、提升与武汉的所有交通接口,实现无缝对接。
产业协作。建设50平方公里飞地工业园,以汽车零部件、光电子信息、纺织服装等企业为基础,引进关联项目,推动产业链式发展、集群发展,提高与武汉的产业协作配套能力。
借势转型。围绕发展人工智能、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建设国内重要的智能装备产业基地、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以大临空国际航空货物运转中心为载体,建设高端物流产业集聚区。
军民融合,转动能
军工大市孝感,国家军民融合产业示范基地。目前,基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9家,重点军工企业16家,发展军民融合项目40多个。
孝感军工科研资源富集,拥有13个国防重点实验室、33个科研院所、13家院士专家工作站,建立了光学仪器、软启动、汽车灯具等检验检测中心和特种越野车、水上摩托艇试验场。
推进军民融合,培育新动能,成为孝感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
“我们制定了三年行动方案,将军民融合产业作为战略支柱性产业培育,打造千亿级军民融合特色产业。”孝感市经信委主任刘自海说。
政策激励。招商引资“黄金28条”明确,对军民融合企业落户、技改扩能、机制转换、资质认证、成果转化等五个方面给予重奖。
比如,三江万山公司获得国家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资质,得到5000万元财政资金支持。
协作创新。组织红阳机电公司、红林机电公司等8家企业成立省级机器人创新战略联盟,推动智能装备产业发展;建立院士专家产业对接机制,解决20多项制约产业发展的共性技术难题。
搭建平台。重点打造三江产业园、航天重工装备产业园、华中光电产业园、汉光科技光电产业园、大悟武船重工产业园等五个军民融合产业园。依托产业园,对接十大军工集团,盘活存量军工资产。
刘自海介绍,今年以来,孝感先后与武昌船舶重工集团、中国保利集团、中国船舶重工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推进军民融合项目布局、新能源应用、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等方面开展合作。
农旅养融合,优结构
产业结构不优,制约着孝感高质量发展。数据显示,该市第一产业占比高于全省平均水平6.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比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0.5个百分点。
优结构,孝感从推进农旅养融合入手。
“近几年,我们致力发展休闲农业,产业融合的基础已经具备。”市农业局产业科科长郑长征介绍,孝感目前有一定规模和档次的农旅养融合点达到342个,初步形成11条农旅养融合旅游线。
推进农旅养深度融合,孝感制定了农旅养一体化发展行动方案,将健康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培育,建设华中地区生态康养型旅游目的地、中华养生养老传承创新区。
孝感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对2887个行政村进行功能分类,培育生态游、乡村游、观光游、休闲游、农业体验游,开发农村生态资源和乡村民俗文化,打造一批集旅游休闲、民俗文化、农事体验、生态康养等元素于一体的农旅养融合示范点、示范线、示范片。
按照资源禀赋,孝感规划建设北部生态休闲片区、中部养老养生体验片区、南部亲水休憩片区。重点建设桃花驿小镇、天紫湖中华敬老院、天屿湖国际休闲社区等十大养生养老创新示范基地。培育50个农旅养示范点、30个农旅养一体化特色村、12个旅游名镇名村。
补齐交通短板,孝感投资20亿元,提升524公里农旅养融合示范线路,新建157公里乡村旅游环线。
市域融合,促协调
区域协调发展,是高质量发展内在要求。
孝感区域发展不均衡。2017年,全市主要经济指标统计数据显示,当年GDP排名末位的县市,其GDP总量仅是首位县市的四分之一,其财政总收入、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不到首位县市的二分之一。
“实现均衡发展,必须坚持‘全域一体’理念,统筹市域发展,形成特色鲜明、多点支撑的协同发展格局。”市长吴海涛说。
高昂龙头。加快东城新区发展,把老城区、东城新区、高新区、临空经济区、孝南区两湖三镇连成一片、融为一体,完善提升城市功能品位;加快推动资源要素向中心城区集聚,做大做优做强高新区、临空经济区发展平台,推进双峰山华中地区重要旅游目的地组团建设。
全域规划。立足两个15年,编制城市发展空间规划,中期到2035年,实现“两湖三乡镇+六个组团”一体化,以王母湖、野猪湖绿色水生态为核心,按照700平方公里城市规模进行布局;远期到2050年,以汉十高速、京港澳高速为城市轴线,按照1000平方公里城市规模进行空间规划布局。
交通一体。启动37个重点交通项目,打造“三横三纵三环六网”大交通体系,构建对接武汉、连通7个县市区的高速公路循环线。
县域统筹。瞄准全省20个新的增长节点,支持汉川进入全国县域经济先进行列,支持孝南、云梦、应城、安陆建设全省新的县域增长点,支持大悟、孝昌加快建设山区经济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