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高新区在行动”之招商引资篇

06-07 08:53   孝感日报   陈铭

风劲潮涌逐浪高

——“高质量发展高新区在行动”之招商引资篇

编者按:

  市委六届六次全会提出要抓住“黄金三年”发展期,在新时代新起点上加快孝感高质量发展,由此高新区吹响高质量发展进军号。

  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行动方案,高新区强力对标“十抓十促”,聚焦、聚力“五大四新”,以争先进位的锐气、奋发有为的勇气,高点定位,攻坚突破,努力推动综合实力大前移、项目建设大突破、产业特色大彰显、平台优势大提升,全力打造市本级资本产业聚集的主阵地、全市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区,奋力成为引领区域发展、加快融入武汉的排头兵。

  近期,专题采访组深入高新区园区、社区和项目现场,紧紧围绕征迁还建、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实体经济等方面进行多方位、全景式集中采访,推出“高质量发展高新区在行动”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招商引资,是一个地区产业升级的主要抓手,更是一座城市发展的后劲所在。

  初夏时节,热力升腾。一批投资体量大、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的大项目纷纷落地孝感市高新区,一场扩总量、拓增量、挖存量、优质量的项目建设大会战拉开帷幕。

  风劲潮涌逐浪高。今年以来,高新区抓住“黄金三年”发展期,紧紧围绕“高”“新”做足文章,勇当发展的主支撑、创新的主引擎、改革的主阵地、开放的主窗口,共签约工业项目11个,重点跟踪项目32个。

  立下来的规矩

  抢抓机遇,科学决策是航标。

  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高新区提出围绕先进装备制造、光电子信息、汽车零部件、军民融合、生物科技五大主导产业,培育引进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四新”经济项目。

  今年,高新区计划签约、引进过亿元项目40个以上,引进内资增长40%以上,利用外资增长10%以上。未来三年,力争高质量引资过1000亿元。

  重任在肩,如何完成?

  突出政策优势、厚植发展基础,一条清晰的发展思路开始形成:按照“思想更解放,管理更严格”的指导思想,高新区以市政府优惠政策为母本,结合客观实际出台《促进招商引资二十条措施及实施细则》,推出用地支持、基础设施建设补助、固投补助、经济贡献奖励、重大项目支持、高新企业落户奖励、外企落户奖励、物流成本补助等20个方面的优惠办法,在关键要素给予企业最大支持,全面降低投资成本,激励企业轻装上阵,快投资、早见效。

  《细则》对固投10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管委会可代建厂房及厂区基础设施,配套提供员工公寓等,实现企业轻资产“拎包入住”,企业在5年内分期回购。在园区内新设立并投产的外企,固定资产超过1000万美元的,给予100万至300万元一次性奖励。社会资本自主招商引进外资工业项目代建厂房并出租的,也可给予代建方用地支持、基础设施建设补助,给予承租方经济贡献奖励。

  根据“贡献与优惠对等、权利与义务一致、服务与监管并重”的原则,配套出台《高新区招商引资项目管理办法》,编制完成《高新区重点产业招商指导目录》、《高新区招商指南》。

  “相关招商政策、措施及办法的出台,让前来考察投资的企业对权利与义务更加清楚明白,进一步增强了企业投资置业的信心。”高新区商务招商局局长毛和平说。

  干出来的变化

  大政方针已定,抓好落实是关键。

  高新区把招大引强作为经济发展的生命线,拓展全员招商、产业招商、以商招商、网络招商、平台招商、中介招商等方式,做到精干、精进、精准招商,突出产业链招商,让优势资源在招商导向上“活起来”。

  组建精干专班招商。根据高新区人少事多的实际,既突出主业,又兼顾全面,按照“带队领导+专业人员”的模式成立三个招商团队、23个招商专班,每个专班不超过3人,针对项目特点,开展小规模、高效率务实招商。分解年度招商目标任务,责任到领导、责任到单位、责任到专班,营造“人人都是投资环境,人人都是招商员”的浓厚氛围。

  务求精进高频招商。今年前5个月,各招商专班分别赴上海、苏州、广州、天津、武汉等地收集信息,考察洽谈了德国迈恩德汽车电子、微风发电设备、汉能控股、嘉丰盛电子等项目,外出招商和接待客商180批次500余人次。有的时候,招商干部当天去、当天回,回到家已是深夜。

  突出精准定向招商、产业链招商。紧盯主导产业、军民融合、日资企业等重点领域和重点对象,举办专场推介会,开展精准招商。探索“母基金引进子基金,子资金引进项目”的产业链招商新模式,加快与湖北长江经济带产业基金、省高投等基金合作。

  盘活存量“二次招商”。积极支持入驻企业利用闲置厂房、设备、不动产开展对外租赁、合作、招商。4月下旬签约落户的兆鑫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利用优利机电闲置厂房,正在进行配套施工及厂房改造。洽谈初期,得知企业想尽快落地投产,管委会副调研员魏明“牵线搭桥”,使闲置多年的厂房重新焕发了生机。

  借鉴苏州招商成功经验,与苏州长期从事外资招商服务团队签订了委托代理招商协议,进一步扩宽招商引资渠道,目前代理招商团队已搭建,主要瞄准世界500强、国内500强、行业龙头企业和外资搜集项目信息。

  从招商“引”资,到结合产业特色招商“选”资,一字之差,折射出的是高新区注重经济质量和效益的理念与态度,成为招商引资基本原则。

  闯出来的未来

  诚为根,信为本,这是高新区引进项目的标尺。

  4月26日,孝感市在嘉兴举行长三角地区招商推介会,来自广东的华途仕建材实业有限公司确定落户高新区,计划投资3亿元。

  从前期招商洽谈,到项目确认落户,仅用了13天。

  在速度背后,促使企业下定决心到高新区投资,是一次难忘的考察。

  去年10月,华途仕有意向在湖北选址建厂,考察了省内不少市州,不甚满意。

  捕获这条信息,管委会相关领导提前做好功课,“这家企业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高成长性企业,与我们的目标高度契合,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

  4月14日,星期六,华途仕负责人应约来高新区考察。

  “真没想到,周末时间高新区主要领导和国土、规划等所有涉及部门负责人全部到场,有问题现场解答,有需求现场研究解决,我看到了高新区人的诚心和决心。”负责人坦言,“走了很多地方,这里真的不一样。”

  4月23日,管委会副调研员汪长春叩门拜访,洽谈时主动站到对方立场上,找准契合点,摆明自身优势,赢得企业认可。3天后,项目签约落户高新区。

  台湾一家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计划新上一个项目,拟在华中地区建生产基地,计划投资1亿美金,孝感市高新区与其他8个高新区同步竞争。

  去年11月10日,台企首次来高新区考察。管委会副调研员李亚清针对前期了解的情况,结合企业关注的重点,提交了一份详尽的报告,把问题放在桌面上摊开讲,让企业与高新区的第一次对接擦出了火花。

  之后长达7个月的跟踪过程中,高新区从未停下脚步。

  “做招商引资工作,我们要有诚心和恒心,不忽悠、不欺骗、讲诚信,还要有一股‘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劲头。”李亚清说。

  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三轮考察之后,高新区脱颖而出,项目进入合同谈判期。听闻这家企业入驻高新区,已有3家下游配套企业争相对接考察。

  项目之争,是优势之争,是服务之争。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依托产业优势,健全的工作机制、频繁的招商密度、真诚的招商态度……高新区敲开了重量级项目大门。

  招商路远,发展力长。高新区人拼智慧,创新方法去抢;拼干劲,创造条件去抢;拼诚意,捧着真心去抢。

  企业翘首以盼,部门跃跃欲试,举目高新区,风满帆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