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招商引资,促重大项目提速讲习之三

06-22 10:40   孝感日报   许航 李习文

振兴实体经济 打造“中华纸都”

——抓招商引资,促重大项目提速讲习之三

讲习人:孝南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陈义华

  发挥既有优势 突出主导产业

  记者:纸品产业是孝南区的主导产业。作为该区经济建设主阵地,孝南经济开发区在纸品产业发展上取得了哪些成效?

  陈义华:纸品产业是孝南区最大的支柱产业,历经“无中生有、有中生优、优中生强”,形成了龙头引领、骨干支撑、链条延伸的现代化产业集群,生活用纸产能全国第一、产品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

  近年来,孝南开发区始终把纸品产业发展作为加快实体经济振兴、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狠抓招商引资、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目前,开发区“一区三园”共入驻纸品及配套企业41家,其中,生活用纸生产企业7家、卫生用品生产企业4家、文化用纸深加工企业3家、塑料印刷企业4家、包装用纸生产企业2家、纸箱生产企业16家、其他配套企业5家。  

  2017年,纸品产业产值近100亿元,实现税收8亿元。其中,恒安连续4年税收过2亿,维达连续5年过亿元。2018年1-5月份,纸品产业实现产值45亿元。

  纸品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得益于一个个好项目、大项目的快速落地。目前,金凤凰、恒安、维达、中顺、欣柔、洁伶等扩能项目势头良好。金凤凰一、二期130万吨生产线产能全面释放,前四个月实现税收1.19亿元;维达新城项目一期12万吨主体工程建设进入尾声,年底可全面投产;洁伶一期16条生产线安装,6条生产线投产,二期主体基本完工;欣柔科技4条生产线已投产,2条正在加快建设;恒安新上3条护理用品生产线,1条生产线已投产,1条生产线正在安装。同时,今年新引进的港兴纸业30万吨已落户高新园区,正在进行场地平整和前期手续办理,中顺30万吨扩能项目也正在抓紧主体工程施工。

  强化软实力 提升竞争力

  记者:孝南经济开发区是如何做好服务工作,促进签约项目早落地、早建设、早投产的?

  陈义华:经过多年发展,孝南开发区上下已形成了一个共识:优质服务就是核心竞争力。近年来,我们始终把优化发展环境、提升服务质量作为主责、主业,从项目引进落地,到建成投产,全过程全方位“零干扰”“保姆式”服务,千方百计帮助业主解决实际问题,以精准服务促入驻项目早落地、早建设、早投产。

  快审快批促落地。成立行政审批局和综合执法局,探索“一枚印章管审批”和“一支队伍管执法”的工作机制,围绕工业项目审批环节,分期分批承接区级权限,简化办事流程,缩短办理时间,方便市场主体,努力做到审批“零障碍”、注册“零收费”、服务“零距离”。

  全程包保快建设。从项目洽谈开始,就主动把服务融入其中,在审批办理、场平填土、建设投产等各个环节,实行全过程服务。建立重大项目优先支持制度,对重大项目优先安排用地指标、优先调剂环境容量、优先保障资源配置,确保项目能落地、快建设。

  落实政策降成本。落实中央和省各项降费减负政策和市区两级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实施意见,仅2017年就协调有关部门为辖区企业节约用电、用水、用气成本2300万元。

  优化服务抓保障。一方面,帮助企业做好项目论证申报,积极协助企业争取循环化改造、中小企业发展等专项资金,全力促进银企对接,为企业提供技术改造、流动资金、增资扩规、技术研发等专项贷款,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另一方面,出台《企业用工奖励办法》,通过举办专场招聘会、促进校企订单合作、开展员工免费培训等办法,解决企业“难招人”的问题。

  当然,企业要发展,项目要落地,还有很多需要我们去服务的地方,比如,要素保障、技术改造、科技创新等等。只要业主有需要,我们都尽力帮助解决,努力营造“优质服务办成事、创新创业干成事”的发展氛围。

  抢抓“黄金三年” 打造一流园区

  记者:围绕市委六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提出的“黄金三年”,孝南经济开发区怎样落实举措?

  陈义华:“黄金三年”发展期是开发区振兴实体经济、推动园区产业发展的关键期。下一步,我们将紧密围绕孝感市委“十抓十促”、孝南区委“十主攻十突破”等目标任务落实落地,再强担当、再鼓干劲、再上措施,全力突出平台拓展、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三大任务,全力打造“全市第一、全省一流”园区,为孝南“建成增长极、跻身一梯队”发挥主战场支撑作用。

  主攻“三大平台”,以平台“扩容增载”带动招商“招大引强”。完成汉孝产业园先期15平方公里、北区发展区10平方公里、八一纸品包装产业园8平方公里“三大平台”总规编制,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星火变电站、长湖变电站、污水管网等配套建设,强力推进2018年园区10个市政项目和16个绿化项目建设。同时,围绕重点产业链条加粗延长,实施全领域、全产业、全链条、全要素、全功能精准招商,力争全年引进过亿元工业项目10家以上。

  主攻“三大产业”,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推动园区产业“增量提质”。重点推进维达新城48万吨、中顺30万吨、洁伶二期、恒安扩能、欣柔二期和金凤凰三期70万吨、港兴30万吨、雅都包装等纸品项目,力争今年生活用纸和包装用纸产值达到150亿元以上。研究制定食品产业发展规划,以本地麻糖、米酒企业为带动,引进3-5家全国知名食品企业入驻园区,做大做强食品产业集群。坚持抓要素、强服务、激活力、降成本,落实中央和省各项降费减负政策,协调自来水公司将原水引到高新区,中亚燃气公司为园区企业提供优惠的供气价格。

  主攻“三大融合”,全力建设“产业新城、城市新区”。推进汉孝融合。抢抓316国道外迁、汉十高铁建设机遇,加强与武汉的规划、产业、交通、市场、服务“五个对接”,重点抓好汉孝产业园建设,致力成为汉孝一体化的“桥头堡”。推进产城融合。提升星河天街、鼎观世界、凤凰天仙城等重点项目辐射作用,加快孝武大道金融、商贸、物流聚集,培育壮大槐荫商圈。推进城乡融合。加快周垸、七一、甘山、东闸等还建区建设速度,启动槐荫组团、鲁铺、团林等三个还建区和鲁铺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