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千企千亿”技改工程刷新传统产业“颜值”

06-28 10:57   孝感日报   蒋润涛

5000平方米车间,只要七八名人员照看;26万支灯具订单,只需5天时间生产……我市“千企千亿”技改工程——

刷新传统产业“颜值”

  印象中的湖北爱仕达电器有限公司车间,“轰轰隆隆”的生产线上,忙碌的工人们“叮叮当当”地进行装配,热闹得很。

  日前,当记者又一次进到爱仕达车间时,却发现近5000平方米的制造车间内,只有七八名工作人员。每台液压机旁,两个橘红色机器人手臂,默契配合,取片、推送、放片、冲压……每5秒就制造出一口奶锅。

  公司行政人事经理刘汉军介绍,公司先后投入3500余万元安装了170个机器人手臂,“今年智能制造系统建成后,炊具生产环节将实现全程无人化操作。”

  孝感瑞莱特汽车照明有限公司投入3000万元,进行设备更新换代和新产品研发,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其产品已出口东南亚、中东、非洲、美洲20多个国家和地区。

  “技改后的全自动装配生产线,20多道原来由人工操作的工序现在全部实现了智能化和半自动化。”公司生产负责人王涛说,实施技术改造,不仅提升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还大大提高了生产效能,产品交付周期也大为缩短。以上月销往俄罗斯的26万支汽车氙气灯订单为例,以往生产时间需要10—15天,现在只需5天。

  “技改是企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一道良方。”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说,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我市深入推进“千企千亿”技改工程,计划到2020年,3年累计投入1800亿元,完成1000家以上企业的技术改造,推动工业由“制造”向“智造”转变,传统支柱产业通过技改扩能进一步焕发活力,步入转型升级“快车道”。

  我市出台系列政策支持传统产业技改,对投资3000万元以上技改项目建立台账,进行实时跟进、重点关注扶持。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积极向省里申请支持,迄今已获省级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专项资金1900万元。同时,对符合条件的以“机器换人”为主的智能化技术改造项目,按照固定资产实际投入的5%进行补助,最高不超过3000万元。

  今年,湖北龙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投入8600万元技改扩能,新增多层线路板生产线。前5月公司已完成产值8000余万元,同比增长40%。

  湖北米婆婆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实施全自动化的技改项目,生产环节利用恒温系统实时监测精准控温,温度更稳定,温差更小,提升了工艺水平和产品质量。

  公司董事长张然深有感触地说:“米婆婆作为一家以生产加工孝感米酒为主的企业,不仅没有在同质化竞争中丧失市场份额,反而迎来全新的发展‘黄金期’,订单多,市场俏,靠的是技改。”

  通过技改,一大批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产品质量和效益大幅提升。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5月,全市工业技改投资增长55%,高于全省21.6个百分点,居全省第4位,占工业投资比重30.1%。全市纳入统计的产品中有70种产品产量同比增长,增长面达54.3%,较去年同期提高19个百分点。6种产品产量增长较快,最高增幅超过100%。(记者蒋润涛)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