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川打造没有围墙的智慧养老体系

07-23 11:14   孝感日报  

开启“互联网+养老”模式

汉川打造没有围墙的智慧养老体系

  老人足不出户,只需拨打电话,就能享受到医疗、家政、餐饮等服务;福利院通过视频监控,关注老人的起居、保障老人安全,为老人们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7月18日,汉川市民政局对全市农村福利院、民办养老院、社会福利院、光荣院共31个福利机构统一安装视频监控,同时将其接入民政系统OA办公平台,标志着汉川市全面开启智慧养老模式。

  汉川市现有60岁以上老年人口18.9万人,占总人口的17.29%,人口老龄化日趋严峻。面对庞大的养老需求,汉川市着力探索“互联网+养老”模式,不断加快养老服务市场化、信息化和产业化进程,打造“没有围墙的智慧养老体系”,为老年人提供个性化养老服务。

  汉川市委市政府将居家养老工作列入政府重要民生工程。目前,全市共有各类养老机构共31家,其中国办养老机构3家、公办农村福利院21家、民办养老机构7家,另外还建成城乡居家养老服务中心310家。全市共有各类养老床位数4549张,服务对象1534人,全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日均接待老人1000余人次。

  2016年8月份,该市与湖北孝天养老服务有限公司合作建设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将信息技术与居家养老服务机制相结合,对传统养老服务进行改造。平台网络了家政服务类、生活护理类、送餐服务类、医疗保健类等服务加盟商17家,线上线下同时全天候为城区社区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洁、助医等各类定制服务,提供个性高效的智能养老服务,为居家老人提供一体化服务。民政、街道、社区三方做好监督考评工作,并委托第三方社会组织适时开展评估。

  建立健全居家老年人信息库,通过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积极开展辖区居家老年人信息采集录入,全面掌握老人的居所、健康状况、服务需求、紧急联系人等相关信息。为全市逾29万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建立基础信息,为8800多名政府特定养老服务对象建立健康信息档案。同时,连接智能健康终端、手机APP等,实现对全市老年人信息的动态实时管理与更新。平台自运营以来,已有近万名老人在平台登记建档,累计接收老人呼叫21000余人次,累计服务老人1544人次,紧急救助了23名老人,目前日均服务老人50余人次。

  依托信息平台开展平安电话、上门探视服务,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工作人员每周定期或不定期对社区内的空巢高龄老人、失能老人等群体进行平安电话问候及上门探视服务,及时对老人提供心理疏导、困难帮扶等服务。截至目前已电话问候老人近2万人次,上门探视对象512人次。

  代金券式政府购买服务规范运行。根据居家老人的身份特征及身体状况等,划分9类特定老年群体实施政府购买服务。购买服务最低标准为40元每人每月,最高标准为200元每人每月。社区其他老年群体均可以有偿、低偿等形式自愿申请购买服务。截至目前,共有政府购买服务对象407人,自愿购买服务对象79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