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城市2015年申报立项的义和镇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建设规模2.35万亩,预算投资3488.93万元。项目涉及义和镇柴咀、季伟、铁塔、王台、新村等五个行政村,大部分属市级贫困村。项目于2017年5月开始施工,目前已基本完工。在项目规划设计初,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结合当地实际全力打造“土地整治+”模式,项目建成后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一是“土地整治+精准扶贫”模式,实现项目区内农户年均收入翻番。2015年项目实施后,项目区农业基础设施和生产条件得到大幅改善,为实现村集体土地集中流转、集约生产奠定基础。目前义和镇已流转土地4万亩,其中5家生态农业公司集中流转2.1万亩,全镇近半农户直接受益。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基地--应城市葛蓬岗生态种养专业合作社在新村、季伟、王台、柴咀等相邻村按800元/亩(国家补贴全部归农户),共流转土地3680亩,在发展生态农业的基础上,同步发展观赏休闲农业,把观赏、垂钓、采摘、体验、餐饮融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生态园。项目合作社共帮助解困户脱贫34户,吸纳流转户在合作社从事种养和管理,每月3000元工资,大多数劳力年收入超过3万元,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旱涝保收”。
二是“土地整治+产业基地”模式,促进七大农业品牌公司落户。通过土地整治项目建设,硬化路、渠、沟、晒场,平整了耕地,改善农业基础条件,起到“筑巢引凤”的作用,实现农业大踏步发展。先后引进包括“湖北鸿都生态养殖示范基地”、“湖北葛蓬岗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湖北天晓阖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茫洞湖特种水产养殖公司”、“新义兴生态农业公司”等一批品牌项目公司落户义和镇,实现双赢,有力促进地方农业经济发展。
三是“土地整治+新农村建设”模式,通过整村复垦搬迁合力打造美丽村庄。以土地整治为平台,以增减挂钩为抓手,通过整村搬迁复垦,形成田成方、渠成网、林成行、路相通、村如画的新农村格局。项目硬化路13104米,坑塘清淤8口,新建泵站13座,修建晒谷场14座,安装太阳能路灯37盏,其中原铁塔村六个自然湾,分布杂乱散落,道路泥泞没有排污下水道,垃圾随意倾倒,露天厕所。通过增减挂钩项目的实施,其中铁塔村拆迁六个自然湾,统一规划,集中建设了铁塔新社区,腾退周转指标226亩,全部用于矿山公园和长江赛孚工业园招商项目,铁塔新社区2017年获评“湖北省美丽乡村建设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