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村”换新“城”

09-05 10:44  

9月3日,走进孝南区书院街道光明社区,放眼望去是一片断壁残垣;不久的将来,这里会建起一栋栋高楼大厦,成为众人期许下的新“光明”。

从今年4月底计划拆迁到现在,涉及老澴河改造项目光明社区拆迁工作一期的117户村民均已签订协议,房屋拆除也全部完成。

“能拆得这么快,还是因为社区工作、宣传发动做得到位呀!”这样快的速度,让光明社区4组居民雷新桃感叹不已。

自祖辈起就居于光明社区的雷新桃,自家的老房子是三间三层的独门小院,一家六口住得安逸,得知要拆迁自是不舍。社区拿出规划图,图纸上是整齐排列的住宅楼,环绕着青葱绿树,清澈的澴河水门前流过,公园、商场、学校更是一应俱全,雷新桃是“心随图动”了。

虽是心动,雷新桃却仍有些顾虑,拆迁怎么拆?赔偿怎么赔?拆了住哪去?

大多数村民的担忧反馈上去后,从社区到街道,工作人员拿出白纸黑字的政策,一条条解释得明明白白,雷新桃二话没说签下拆迁协议。

拆迁那日,雷新桃站在老房前,看着挖掘机将那三层小楼拆作了一堆瓦砾,舍不得,却又舍得。“以前住在这儿,虽然也是城里,但总觉得还像住在农村。拆了也好,以后我们就从‘农村人’变成住高楼的‘城里人’了。”

拆迁安置房建设项目即将启动,雷新桃翘首盼望着住上新房的那一天。

和雷新桃一样,等待着新房的还有光明社区2组居民张青,不同的是,他还住在老房子里。同样属于拆迁改造工程的2组,为何在安置房即将开建前还未进行房屋拆迁?

原来,张青所在的2组被划分到了光明社区二期拆迁范围内,安置房建好后,属于二期拆迁范围内的居民便可以直接搬进新家,再拆除旧楼,省去了四处租房、辗转搬家的麻烦。

社区考虑得周到,张青也十分爽快,“现在大家都等着社区通知,巴不得早一天签了协议早一天搬去新房呢!大家都在说,搬了新家,以后的日子肯定是越过越好!”(孝感日报记者杨勘 特约记者陆新刚 通讯员付榕)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