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招!孝感市出台方案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促新经济高质高效发展

09-12 09:25  

●到 2020年,我市新旧动能转换平稳接续

●25个优势特色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水平全面提升,打造 100个智能工厂和数字化企业

●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超 500亿元


记者谢蕾


“到2020年,我市新旧动能转换平稳接续,创新驱动发展的体制更加健全,全社会创业创新生态持续优化,资源要素保证更加到位,基本形成较为完备、竞争力强的新经济产业体系。”

“25个优势特色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水平全面提升,打造100个智能工厂和数字化企业,万元GDP能耗控制在0.45吨标准煤以内,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以上,全员劳动生产率超过8万元/人。”

“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超过500亿元,全市电子商务交易额度达到300亿元,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超过2.2%。”

……

日前,我市出台《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促进新经济发展的实施方案》,破解制约新动能成长和传统动能改造提升的体制机制障碍、培育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

据悉,新经济主要是指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核心的产业经济。《方案》围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强化发展要素支撑等方面,出台了14条具体细则。


关键词:转型

 明确六大新兴产业19个发展方向,推动重点领域的200个项目建设


改造提升传统动能,提升产业发展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方案》着力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淘汰化解落后过剩产能。加快清理淘汰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产业和项目。重点推动河流流域、重点开发区域等“难点”和“重点”区域的成片清理、淘汰落后低端企业和产业环境整治。

——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落实《孝感市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方案》,以食品、盐磷化工、纸塑制品等行业为重点,实施行业技术改造,推动企业智能化升级。

—— 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孝感行动方案》,明确六大新兴产业19个发展方向,建立“孝感制造2025”项目库,推动涵盖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装备、新能源汽车等重点领域的200个项目建设。到2022年,初步建成国内重要的智能装备产业基地、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形成百亿元级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雏形。

——积极培育新业态新模式。大力推进“互联网+”行动,不断加强传统企业与电子商务的融合,积极发展电子商务新业态。加快建设绿色高效农业,建立完善智慧农业供产销一体化的全产业链服务模式。加快现代服务业提速升级发展,形成全新的产业形态。

——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充分发挥市高新区军工企业多、实力强、军地联系紧密的优势,利用“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军民融合)示范基地”的政策资源,构建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利用三江集团技术优势和闲置资产,通过租赁、联合生产等方式,与具备条件的优势民企结成紧密的产业联盟。鼓励优势民企与军转民企业相互参股,组建混合所有制企业。


关键词:创新

到2022年,国家创新平台数量达到3家,省级创新平台达到90家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方案》直指痛点,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激发创新原动力。

——加强企业技术创新。支持企业围绕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多元化、多层次企业研发中心、技术中心和行业创新中心。以孝感国家高新区、重点产业集群为依托,以重大技术突破为支撑,推进自主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提高特色优势产业核心竞争力。到2022年,国家创新平台数量达到3家,省级创新平台达到90家。

——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深入推进产学研合作,完善科技成果登记、发布、交易管理服务平台,健全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强化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与司法裁判有效衔接。

——优化创业创新环境。依托孝感高校,联合建设“孝感创业大学”。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建立和规范企业信息发布制度,强化社会征信体系建设,健全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体系。


关键词:改革

推行“先建后验”改革,重点招商项目审批时间压缩到45个工作日以内


如何为企业松绑?《方案》明确,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为创新创业活动提供全方位保障,激活市场活力。

——提高行政审批服务效能。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降低企业成本。全面推行投资项目网上联合审批,推行“先建后验”改革,重点招商项目审批时间压缩到45个工作日以内。

——放宽市场准入标准。对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急于作规划和顶层设计,不急于实行负面清单管理,推进新经济领域“证照分离”改革,取消不必要的行业门槛限制,清除隐性壁垒,切实解决“准入不准营”问题。

——探索审慎监管制度。包容处于发展初期的新业态发展,推动动态审慎监管,探索对跨界融合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的部门协同监管。实现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形成线上监管与线下管理协同配合、产品质量与应用安全协同监管的体制。探索新经济领域产品项目实施“企业承诺登记”与“随机抽查监管”相结合的行政审批模式。


关键词:要素

  破除制约高素质人才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落实“1+2+N”政策文件,建立融资风险补偿机制


《方案》充分发挥要素聚集的乘数效应,为培育新动能提供支撑。

——加强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破除制约高素质人才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引进培育高端人才,以国家省级开发区、各类新型研发机构等为载体,加快形成高端创新人才集聚高地。

——强化财税激励作用。落实创新创业“1+2+N”的政策文件,加大对企业创新的财税支持力度。支持创新园区建设,推进园区、高校、企业创建国家和省级“双创”示范基地。推动一批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的建设与运行,支持骨干龙头企业主导建立产业技术研究院,带动上中下游企业协同创新。

——完善金融支撑体系。进一步完善支持创业投资发展的政策措施,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激励和引导创投基金加大对新兴经济的投入力度。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加大对新经济的支持力度。大力拓宽融资渠道,建立融资风险补偿机制,探索建立新经济领域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来源:孝感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