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感破解老年教育困局 不让“夕阳红”遭遇“求学难”

11-08 14:12  

随着社会发展,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希望能重新“上学”,发展兴趣爱好、丰富晚年生活。为此,今年省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老年教育工作的意见》,提出要大力发展老年教育事业,解决目前普遍存在的老年大学“一座难求”现象。

在老年教育供给能力远不能满足老年群体需求的大背景下,如何圆更多“银发族”上学梦,实现老有所学?10月30日,记者走进孝感市老年大学进行了探访。

老人们求学若渴,每一节课都听得很认真。(记者刘艳 通讯员赵林 摄)

变:从一间教室,到一栋大楼

“调整呼吸,注意节奏,一二三,走……” 10月30日,在市老年大学的音乐教室里,近50位老人正在老师的指导下练习新歌《江南情》。悠扬的琴声伴着嘹亮的歌声飘出,老人们脸上焕发出一种别样的神采。

“孝感是以孝闻名的城市,政府越来越重视老年教育投入。要是拿到以前,压根不敢想像我们能在这么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上课!”77岁的杨末先老人感慨说。

孝感市老年大学创办于1987年,后市老干局腾出园林二路老干部活动中心一间办公室作为教室。因场地有限,老年大学只能开设三到五个班,不少老年人因名额有限被挡在了校门外。

2016年4月,学员们搬出原来的“蜗居”,搬入由原孝感市地税局办公楼改建的新教学楼,老年大学有了自己的“家”。

此时,这所学校真正迎来发展的机遇。

目前,市老年大学总建筑面积已达到13800平方米,成为一所多学科、多学制、多层次、综合性的老年学府。学校由活动中心和教学楼两部分组成。其中仅教学楼就有8000平方米,设音乐、戏剧、合唱、瑜伽、钢琴、电脑、书画、舞蹈等13间教室以及阅览室、医疗保健室、陈列室、书画创作室、练琴房等十余间功能性学习活动用房。

“学员数量每年都在增加。”市老年大学校长高帆介绍道,随着社会老龄化,老年人对“老有所乐”的需求更大了,用多彩的文化生活充实自己、提升晚年生命品质,正成为越来越多老年人的向往。

2017年,学校开设了14个专业,83个教学班;今年全年计划开设100个教学班,学员数有望超过5000人次。

摄影课老师带老人们上户外实践课,手把手教数码相机的参数设置。(记者刘艳 通讯员赵林 摄)

乐:银发求学,演绎不老青春

10月30日下午,市老年大学电脑班内,72岁的左玉钦戴着老花镜认真地操作电脑。在老师的指导下,他终于完成了用几张照片制成的花朵状拼图,左玉钦开心得像个孩子。

左玉钦退休前是位拔尖的技术员。可退休没两年,他失落地发现自己落伍了:孩子们都在用电脑,他连开机都不会;新买的智能手机,琢磨半天也没搞懂那些奇怪的功能……“在老年大学学习了电脑技术,才感觉自己没和社会脱节,我感觉很幸福。”他说。

“以前生活条件艰苦,想学习没机会。”73岁的孙广玉从一间教室时就和这所学校结缘,这些年来重拾年轻时的爱好与梦想,先后学习了书法、绘画、钢琴等。

“其实教老年人很难。”孙广玉感恩地说,这里的教师都很敬业。他们会根据老年人 “一听就会、一做就错、一停就忘”的特点,坚持诲人不倦,注重循序渐进。

在课程设置上,学校更是不断听取学员需求进行更新,增设的国学、剪纸、摄影、英语口语、智能手机应用等新课程,给学员提供了更多选择。

老年大学为老年人提供的,不仅仅是交流学习的平台,也是展示风采的舞台。老年大学让课堂学习与课外实践相互结合、相得益彰。带领学员开展户外写生、举办学员作品展、毕业汇报演出,组织学员送春联下乡、进社区,进福利院、进军休所等开展慰问演出活动。通过活动方式激发老人们的学习热情,同时也将学习成果带出校园,起到了弘扬正能量、服务社会的作用。

在老年大学,老人们学会了一技之长、交到了知心朋友、收获了健康……老年大学正在改变着老年人的生活。

新设置的智能手机应用课程受到老人们的喜爱。(记者刘艳 通讯员赵林 摄)

盼: 以文化养老,绘“最美夕阳红”

据统计,目前孝感市60岁以上老龄人口达92.17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比重为17.67%,高出全国平均水平0.37个百分点,相当于每5至6名孝感人中至少有1名老年人。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愿意活到老学到老。

按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老年教育工作的意见》,到2020年,我省县级以上城市原则上至少应有一所老年大学,50%的乡镇(街道)建有老年学校,30%的行政村(居委会)建有老年学习点。以各种形式经常性参与教育活动的老年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比例达到20﹪。

“虽然孝感各个市县也相继成立了老年大学,帮助不少老年人实现求学夙愿,但老年教育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还很突出。”高帆认为,“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我们老年教育的供给需求不足会表现得更加突出。”

这些年,市老年大学也在为化解 “一座难求”困局而探路。

打开该校的网页,上面一个专门的版块,叫网上课堂。点开后,可以直接观看该校包括烹饪、书法、绘画、摄影、智能手机应用等在内的60余节免费课程。通过资源共享,至今,已有4000余人次通过点击网上课程参与了学习。

同时,他们还将先进的老年大学的优质资源,尤其是教师资源向社区、企事业单位和团体延伸。目前已尝试在孝感城区开设了孝感中院分校、孝南区老年大学分校、市老干部活动中心教学点、东城区教学点四处老年教育“触角”,都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这让市老年大学更加坚定了走开放共享的路子。未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他们还将向社区、敬老院、乡(镇)、村等处继续延伸,下沉到老年人最需要的地方去挂牌开办教学点,以此缓解“一座难求”问题。

“老年大学面对老年群体,但是老年教育却是最年轻的教育。”高帆感慨道,“未来,我们还有很远的路要走。”(来源:孝感网  记者刘艳 通讯员赵林)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