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至简 孝城交管丨孝感城区交通管理的新探索 新实践 新作为

11-12 16:12  

纵横交错的城市道路,见证着日新月异的发展变迁。

平安畅通,凝聚着公安交警的心血和汗水。

对于一个人口达到50多万,机动车11.7万辆,电动自行车5.6万辆,道路里程373公里的孝感城区来说,交通管理工作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与挑战。

为此,孝感市委、市政府深入探索、大胆创新,将公安、城管、交通进行深度融合,创建孝感城区“护城河”联合执法服务站,实现综合共治的“大城交管”新格局。

四大站点 构筑城市管理屏障

在孝感城区4条主要进出口建立联合执法服务站,每个站由交警、城管、交通共计8人组成,采取人员混编“四班三运转”的勤务模式,实行24小时值守。主要负责交通安全宣传,接受报警求助,查处超员、超限超载、未覆盖渣土车和无牌、无证、无道路通行权的“三无”车辆以及各类违法犯罪行为。

四项机制 凝聚部门执法合力

整合执法资源、最大限度发挥联合执法优势作用,才能真正形成工作合力。

部门联席制 

三个部门大员上阵抓部署、抓落实、抓督办,每月进行工作通报,查找问题,调整勤务。

 站长负责制 

各联合执法服务站配备站长、副站长,每班次由一名站领导带班,强化日常管理,确保职责落到落实。

轮值负责制 

每月分别由交警、城管、交通轮值10天,负责站内勤务安排、人员管理、组织协调和突发事件处置,相互监督、形成比学赶超的工作格局。

区域巡逻制 

将孝感城区划分为4大片区,联合执法服务站除实行24小时定点值守外,还对各自负责的片区开展巡逻管控,拓展联合执法服务空间,清除管理“盲区”和“死角”。

四层保障 确保工作规范高效

市政府划拨专项资金保障日常运行,为联合执法服务站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

设施装备齐全

建设联合执法服务站做到“三统一”,即设施样式统一,执法装备统一,勤务规范统一。电脑接入公安网,查处数据全部上传共享。

安全防护到位

在每个联合执法服务站配置拒马、反光锥筒等防护设施,安装夜间照明和视频监控设备,违法嫌疑车辆停放在指定区域,科学规范的执法实现执法安全事故“零发生”。

科技应用支撑

执法服务站音视频与市公安局接处警平台和公安交通指挥平台相连;把服务站周边视频监控设备,接入机动车缉查布控系统,对重点交通违法行为实施精确预警、精准打击;每个站还配备了便捷的“易站通”自助服务设备。

执法保障有力

三个部门都精选高素质人员参与联合执法工作,定期培训考核;与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建立阻碍执法事件快速处置机制,切实依法行政、从严管理。

四类提升 联合执法效果显现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孝感城区“护城河”联合执法服务站自2017年6月正式启动成效显著,截至目前共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5.1万起,其中查处超限超载3013起,渣土车随意抛洒2261起,酒驾172起、醉驾10起、毒驾3起,布控抓获刑事治安案件嫌疑人15人,孝感城区交通事故警情下降9.1%、交通拥堵下降12.6%,机动车平均时速提高20%,城区大气PM2.5浓度下降15%,真正实现交通违法查处效能、城区道路通行效率、大气污染防治效果、市民对城市管理满意度四个提升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