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会代表在汉川市南河乡了解当地农副产品。(记者李文勇 摄)
11月23日,省政府在孝感召开全省“四大补短板”工程建设现场推进会,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补短板”、做好“六稳”工作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进一步压实责任,传导压力,补齐制约发展的突出短板和薄弱环节,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
出席现场推进会的代表们实地来到汉川、云梦、孝南等项目建设现场参观考察,亲身感受孝感“四大补短板”工程建设的浓厚氛围。一处处火热的建设工地,一块块方正的农田沃野,一条条宽敞优美的交通通道,生动展示我市坚持把“补短板”作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任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扩大有效投资的重要载体、回应群众期盼的重要举措,精准对接“省补短板三年十大重点工程”所取得的实践成效,彰显孝感强化统筹补短板、精准发力固底盘的坚定信心。
走进汉川市南河乡,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进入尾声。项目负责人介绍,2016年起,南河乡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突破口,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引进南河古渡田园综合体项目。“目前已实际投资3.6亿元,重建泵站7座,疏挖沟渠50.86公里,堤防加固23.85公里,流转土地2.2万亩,基本建成‘田成方、渠相通、管成网、路相连、林成行、涝能排、旱能灌’的高稳产农田地,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
河蟹、大虾、水果、有机大米……参观现场展示区,各种农产品一字排开,引起了代表们的关注。“项目实现传统种植模式向现代种植模式转变,建成稻虾连作基地6000亩,稻蟹连作基地5000亩。我们的青玉牌螃蟹,最大个体可长到八九两。去年被评为全国十大名蟹。”公司负责人自豪地说。
“当阳作为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县市,坚决贯彻“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决策,建立实施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标准、统一招标、统一监管、统一验收、统一实施报账“七统一”运行管理模式,高标准打造荆楚绿色大粮仓。”来自宜昌当阳市的代表表示,下一步将坚决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扎实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不断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培育现代农业产业基础,助力乡村振兴。
时已入冬,正是加快建设水利工程项目的黄金时期。行走在防洪堤坝上,河水波光粼粼,岸上挖机轰鸣,运输车来回奔驰,工程建设处处呈现如火如荼场面。市水利部门负责人介绍,汉江堤防加固重点工程是湖北省重要支流治理汉江近期重点工程,其中汉北河孝感段堤线总长度119.052公里,15个标段已经全部开工;府澴河段堤线总长度89.019公里,14个标段全部开工,计划明年年底全部建成。工程完工后将显著提高汉北河、府澴河防洪排涝抗旱标准。
听说我市积极应对新形势新要求,努力提高项目谋划的契合度、精准度,今年上级下达我市水利投资14.13亿元,居全省之首、历年之最,参会代表们表示由衷赞叹。来自宜昌猇亭区、荆门钟祥市的代表表示,水利是农业命脉,民生血脉,生态经脉。站在“长江大保护”前沿战线,要坚持把补短板作为支撑乡村振兴、涵养生态环境重要抓手,着力出真招、动真格、见真效。
一路参观,一路思索。参会代表实地感受我市各地竞相谋项目、促落地、求发展的良好态势,表示受益匪浅,下一步将强化统筹推进、践行严实作风,全力做好补齐短板这篇大文章,在推动湖北高质量发展中展现新作为、作出新贡献。(来源:孝感网 记者 汪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