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号、4号两天,孝感市中心血站的“90后”职工张子文在武汉市中心医院捐献造血干细胞,这些“生命种子”将为上海市一名白血病患者带去生的希望,捐献者张子文也成为了湖北省血站系统首例非血缘骨髓捐献者。
请听孝感台记者聂云的报道:
在武汉市中心医院血液科干细胞采集室里,张子文平躺在病床上,血液从他右手的无菌管中流入血细胞分离机,分离出造血干细胞,再从左手的无菌管中流回他的体内。从3号上午9点开始,经过了4个多小时的采集,张子文捐献造血干细胞悬液280毫升。由于捐献、受捐双方体型差距较大,4号上午,张子文又进行了第二次采集,捐献造血干细胞悬液102毫升。
早在2012年,张子文就加入到中华骨髓库,他无偿献血、加入中华骨髓库的行为都是受到了同在血站工作的父亲张红云的影响。现年47岁的张红云从1998年起开始坚持献血,目前累计献血量达3万毫升。2013年,张红云也曾与一名受捐者初配成功,但高配未成,张红云说,这是他这辈子最大的遗憾:
张红云:【其实说实话我挺激动的,他(张子文)这次捐献成功的话,对别人就是一个新生的希望。我们也希望这次捐献圆满,祝患者早日康复。】
今年26岁的张子文此前曾两次收到初配成功的通知,只有这一次,才正式得到了进一步配型的机会。上次初配成功时,张子文体检出有轻微的脂肪肝,为了这次捐献,他特意自费报了健身班,加强身体锻炼,改掉了以往的不良生活习惯,饮食清淡,不仅消除了脂肪肝,还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减掉了5公斤体重。张子文说,许多像他父亲一样的好心人士想要献爱心却没有配对成功,这次能有捐献爱心的机会,他非常开心。11月29号,当张子文动身前往武汉做捐献前的最后准备时,他发了这样一条朋友圈:
“生而为人,请务必善良,‘远方的你’,久等了”。
张子文:【我觉得这跟献血没什么区别,献血也是救人,捐髓也是救人,我在做捐髓准备的同时也在献血。感觉这几天还是挺值得的,可以救一个病人。很多人觉得对方是一个蛮幸运的人,我觉得我才是幸运的那一个,毕竟(配型成功的)几率太小了。】
据统计,孝感市现有5100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截止目前已有16例非亲缘造血干细胞捐献成功。造血干细胞对于白血病患者而言就是获得生命的希望,张子文的善举不仅仅是挽救了一个鲜活的生命,更是向社会传递了正能量。
孝感市中心血站副站长 张丽娜:【目前所有造血干细胞志愿者的登记都是我们中心血站在负责招募和组织,大多数都是来自于我们的无偿献血者当中来进行自愿登记,只有成为了一名无偿献血者,你才可能会了解和知道捐献(造血干细胞)是怎样的情况和过程,你才有可能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的捐献志愿者。在这里我也呼吁一下广大市民朋友,大家踊跃加入到我们的爱心队伍中来,为那些需要帮助的患者奉献一份爱心。】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信息的发展,捐献造血干细胞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和接受,在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的队伍中,不少“70后”、“80后”、“90后”的捐献者纷纷涌现,他们将人间大爱化为奉献,让更多患者有了一份生的希望。向他们致敬!
❖
向张子文献花 由其妻子代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