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扶贫故事】苦命母女帮扶记

©原创   12-14 16:47   陈祖清

今年4月初,刚驻村不久的工作队员李俊妮,得到了一条消息,钱院村5组嫁出的姑娘张爱清回到娘家了。起初,她没有在意,女儿回娘家,很正常。但钱院村的人却说,那是个苦命的人,以后的日子就更难过了。

张爱清的确是一个苦命人。二十岁左右时,患上了精神病。后来出嫁了。但是,每到一户人家,都是过一段时间后,就被人送回或者转手。前前后后,嫁过五个男人,都没有领过结婚证。后来一直在外漂泊。最后连户口都漂没了。工作队驻村一个月不到,家人都以为死在外面的张爱清,又漂回了娘家。此时,娘家兄弟都已成家单过。只有年过7旬的老母亲含泪接纳了她,母女俩相依为命。

村里人都认为,张爱清出嫁后,田地山林等一切生活资料都没有了。现在回到村里,没有了户口,根据政策,什么都不能享受了。张爱清住在母亲的房子里,靠70多岁的母亲生活。

张爱清的家具

第一次走进张爱清的家,李俊妮辛酸流泪了。映入眼帘的,是脏乱差。从门前到屋内,不是堆着柴草,就是放着杂物。用农村人的说法,整个就是牛栏猪圈。

张爱清家门口

家里没有像样的用品、用具,室内没有下脚的地方,全是柴柴草草,藤藤绊绊。

张爱清室内一角

怎样解决张爱清的生存问题,让她生活得更有尊严,是摆在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面前的大事情。治病治本,解决张爱清的户口问题,是所有问题的关键。

张爱清的厨房

于是,由工作队出面,搜罗相关证据,请公安部门特事特办,硬是在一个的时间内,把张爱清的户口重新上在了钱院村。有了户口,就有了身份证明。于是,又带着张爱清办了一个精神二级残疾证。现在张爱清,每月能领残补100元。接着,又为张爱清申请了低保,目前,办理低保的各项程序都已经走完了,正等着民政部门发证定标。然后,工作队通过相关程序,为张爱清申请新纳入贫困户。成为贫困户后,李俊妮主动要求作为张爱清的帮扶责任人。

在走村入户的过程中,只要路过张爱清家,李俊妮总要进去看一看张爱清。李俊妮发现,张爱清很多时候是清醒的。但需要服药。于是,利用周末回大悟城关的机会,李俊妮到大悟县中医院精神疾病治疗中心向专家请教减轻病症的方法,并为张爱清购买药品。从长远考虑,又帮张爱清申请了慢性病卡,目前正在审核之中。

为张爱清家送去四件套

只要有空,李俊妮都要去张爱清家,问候、看望张爱清,陪她聊天,提醒她注意个人卫生和家庭卫生。帮她清理房间。李俊妮个人出资,购买了床上用品四件套,送到张爱清家。

帮张爱清整理床铺

每到帮扶日,李俊妮总是第一个去张爱清家,看她有什么需求,尽量满足她的心愿,让她开开心心过好每一天。一次,问张爱清想吃点什么时,张爱清说她只喜欢吃皮蛋和香蕉。李俊妮答应了并记住了她的爱好。以后,每次去张爱清家,李俊妮都会带去一些。

张爱清正在拆皮蛋包装

张爱清才过四十岁,今后的日子很长。如何让张爱清生活得更好,更有尊严,是李俊妮常常思考的问题。张爱清的母亲已经70多岁了,万一那一天老人家不在了,张爱清又怎样生活下去,一直是李俊妮担忧的事情。教张爱清一些生活技能,让她独立生活下去,是李俊妮制定的帮扶措施之一。张爱清早起床帮妈妈做事,多动手打扫卫生。多劳动,用劳动养活自己。在清醒的时候,妈妈会带她做一些家务:在收获季,捡拾麦粒、稻穗、采摘药材;在家养鸡等,都是张爱清能够做的事情。李俊妮尽量提醒督促。今年一个秋季,张爱清在妈妈的带领下,采摘野菊花,卖了近1000元钱。捡拾稻谷近200斤。

张爱清捡拾得到的稻谷

除了国家政策保障之外,李俊妮总想让张爱清有一个稳定的经济来源。根据个人能力与特点,李俊妮选择了让张爱清种植菊花。这是她能做到的。向张妈妈说明情况之后,老人很赞同,表示要带着女儿一块做。当李俊妮把吕王镇吕王村驻村工作队队长严中明表示愿意免费提供种苗的消息告诉张妈妈时,老人连说谢谢。

张爱清的母亲笑了

为了减轻张爱清的生活负担,让她衣着更体面一点,李俊妮还为张爱清捐赠了衣服、鞋、袜等生活用品。现在,只要李俊妮进门,张爱清的脸上就有了笑容。临走时,还会问一句:“李老师,你什么时候再来呀?”李俊妮都会高兴地说:“你在家好好听妈妈的话,多做事。我随时都会来看你的。”

(孝感市教育局 驻 大悟县吕王镇钱院村工作队 陈祖清)

【联合出品】孝感市脱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孝感市网信办、孝感广播电视台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