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农旅融合 促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
市外事侨务旅游局
发布会现场
市外事侨务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于斌
市外事侨务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于斌: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把农旅融合发展作为推进全域旅游、促进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农旅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制定了《孝感市农旅养一体化发展工作三年行动方案》,出台了《孝感市农旅融合创建示范工作导则》,成立了高规格领导小组。计划通过三年的努力,重点培育农旅融合示范点 51个,打造农旅融合示范线11条、示范区23个。今年,农旅融合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实现了良好开局,规划体系进一步健全,项目建设进一步提速,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品牌形象进一步提升,市场环境进一步改善,体制机制进一步优化。预计全年可接待游客26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72亿元,同比增长13%、15%。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八突出”、“八着力”上:
一、突出规划引领,着力构建全域旅游发展的新格局。高标准编制完成《孝感市农旅融合发展总体规划及三年行动方案》,按照“集点、连线、汇面”的要求,对全市农旅资源、项目、产品、设施进行了全盘谋划、系统设计,叫响“孝感动天 诗意山水”主题形象口号,梳理农旅融合项目319个,其中示范项目76个、核心项目111个、支撑项目132个,建成全域型孝美乡村旅游目的地、全国农旅融合发展示范区。5个县市区已启动农旅融合规划编制,其中,安陆市完成规划编制,即将印发实施。以市农旅融合规划为主体,县域农旅融合规划为基础,其他专项规划为补充的农旅融合规划体系基本建立。
二、突出“两资一促”,着力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全市在建旅游项目66个,其中过亿元项目48个,计划投资1186亿元,前三季度已完成投资31.45亿元。在武汉召开旅游招商大会,对双峰山旅游小镇等项目进行推介,大悟宣化店旅游小镇等11个项目成功签约,投资达181亿元。今年新签约项目23个,其中过百亿元项目6个,投资概算1681亿元。中国保利集团投资300亿元的临空区凤凰旅游区项目、福建中辉集团投资130亿元建设的中辉汉江古城、钰龙集团投资170亿元建设的黄龙湖国际生态城等16个旅游项目开工建设。争取国、省旅游资金同比增长66.84%。7个项目纳入国、省优选旅游项目名录。目前,全市有一定规模的农旅融合项目342个,资产规模110多亿元,其中过亿元的29家,常年从业人员1.5万人,其中农民工1.3万人,带动周边农户2.9万户。
三、突出品牌带动,着力优化旅游供给侧结构。孝昌县积极推进湖北旅游强县创建。汤池镇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初见成效,安陆烟店镇、大悟金岭村等积极开展湖北旅游名镇名村创建。双峰山旅游度假区顺利通过4A景区复核,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通过验收。孝南金卉庄园成功创建4A级旅游景区;大悟宣化店中原军区旧址景区通过省旅游景区景观质量评审,纳入全省4A级旅游景区创建名录;新评定3A级旅游景区4家;全市所有A级旅游景区都通过全省集中检查。新评定星级农家乐55家,申报五星农家乐5家、湖北省乡村旅游后备箱工程基地9个。
四、突出补齐短板,着力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市政府与各县市区签订《农旅融合旅游公路建设目标责任书》,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行路长制的指导意见》,编制了《孝感市农旅融合线路提升工程专项规划》,制定了《交通公路建设重点工程三年(2018—2020年)攻坚行动方案》,起草了《孝感市全域旅游标志系统标准化建设方案》。11条提升示范线路中黄孝线、王杨线两条示范线标识标牌、绿化整治等标线及安防工程已全部完成。11条新增线路,6条已开工建设。制定了《孝感市旅游厕所革命三年行动规划(2018-2020)》,细化分解145座旅游厕所革命工作任务,今年已完成69座。积极推进景区wifi全覆盖,董永公园完成试点。大悟金岭村汽车露营地建设完成,双峰山露营地开工建设。
发布会现场
五、突出产业扶贫,着力实施旅游富民工程。坚持创新驱动,推动旅游扶贫向纵深发展。探索出景区依托、村企共建、路业同兴、产业拉动、社会助力等五种旅游产业扶贫模式。十三五以来,全市通过旅游产业带动脱贫的人数达到3.34万人。10月17日,市外侨旅游局在全省“中国扶贫日 湖北旅游行”活动上进行经验交流;11月24日,卓尔小镇·桃花驿在全省乡村旅游及扶贫培训会上进行经验交流。1个项目纳入全省金融支持旅游扶贫项目名录(卓尔小镇·桃花驿),申报银行贷款2亿元。5个村纳入全省乡村旅游暨旅游扶贫观测点村名单。
六、突出形象宣传,着力提升孝感旅游的对外影响。推进汉孝旅游一体化。汉孝旅游部门、旅游行业、旅游企业3个层面共签订8个战略合作协议。与武汉市旅游委联合推出了“汉孝旅游一卡通”,我市4个景区纳入武汉年卡管理范围。3月,邀请武汉100余家旅行社、20余家新闻媒体来孝考察春季旅游产品,并在武汉进行宣传推广,武汉电视台、网易新闻等23家媒体进行了宣传报道。大悟县、双峰山旅游宣传资料已进入武汉旅游宣传体系中。黄陂部分重点景区对我市居民免费开放。注重线上宣传,开通了“孝感旅游”微信公众号,定期推介我市旅游产品。高频组团参加国家、省举办的旅游推介活动;举办中华孝文化旅游节、杨店桃花节、汉川河蟹节、大悟红叶节、安陆银杏节、孝昌乡村文化旅游节等系列活动成功举办,扩大了孝感旅游对外影响力。
七、突出规范市场,着力提升行业监管水平。一是加强旅游市场监管。严格旅行社及分支机构审批、备案工作,切实提高旅游经营者守法意识。开展常态化的旅游市场联合执法检查,近年来,相关职能部门共开展联合执法检查10余次,检查旅游企业150余家。今年,市人大组织开展“一法一条例”专项检查,依法治旅成效明显。二是促进旅游服务质量提升。与中国旅游研究院武汉分院合作,连续四年组织开展游客满意度调查工作,还聘请了重点行业人员为旅游服务质量监督员,对旅游市场环境进行暗访。发现问题及时挂牌督办,抓好整改。三是强化旅游安全管理。组建孝感市旅游安全生产专业委员会,明确了16个部门的主要工作职责,建立了6项工作机制。近年来,我市旅游安全形势较稳定,没有发生旅游安全责任事故。
八、突出机制创新,着力激发旅游发展新动能。一是明确了发展战略。市委、市政府召开了高规格的旅游发展大会、旅游招商大会,把旅游业作为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举全市之力推动发展。二是完善了支持政策。近年来,先后出台了《孝感市全域旅游实施方案(2017-2020年)》、《孝感市加强旅游市场综合监管实施方案》、《孝感市促进旅游业发展奖励办法(试行)》。三是加强了对外协作。市政府与湖北长江出版传媒集团签订旅游战略合作协议。加强与高校合作,与湖北工程学院联合成立孝感市全域旅游研究中心。四是实施了“五化”管理等新举措。将今年旅游重点工作纳入“五化”管理,实施挂图作战,强化节点控制。五是统筹部门形成合力。全域实行路长制、河(湖)长制,全域绿化建设美丽孝感,持续改善旅游发展环境。
下步,我们坚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以全域旅游为引领,抢抓乡村振兴、长江大保护、汉江生态经济带建设等机遇,大力推进“旅游+”“+旅游”,着力打造旅游品牌、加强旅游项目建设、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强化市场营销和市场监管,不断丰富旅游产品、提升旅游形象、优化供给侧结构,推动全市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
记者提问
记者提问:于局长,刚才您在讲话中提到,今年已编制完成《孝感市农旅融合发展总体规划及三年行动计划》,请您介绍下孝感市农旅融合发展规划的主要内容、总体定位、空间布局等。
市外事侨务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于斌:
规划共十六章,分析了我市农旅融合发展的基础条件,明确了农旅融合发展总体定位、发展目标、空间布局,策划了农旅融合精品产品,对现代农业产业、交通体系、公共服务体系、市场营销、旅游商品、生态保护等进行了规划。
1.规划期限:2018-2030年。
2.总体定位:将孝感打造成集现代农业体验、乡村休闲度假、乡土文化研究、乡愁生活体验、乡村环境优美、农民转业增收的“中国孝感·全域型孝美乡村旅游目的地”、“全国农旅融合发展示范区”。
3.形象定位:“孝感动天 诗意山水”。
4.空间布局:构建“一核引领,两区聚集,一环联动,四轴串联”的总体空间布局。一核:中部文化创意农旅发展核;两区:北部山水休闲农旅融合区、南部田园养生农旅融合区;一环:农旅融合精品游憩环;四轴:孝汉豫农旅联动发展轴、孝汉十文化旅游联动发展轴、孝汉宜休闲度假产业联动发展轴、汉江水上旅游联动发展轴。
5.农旅融合项目库:共梳理农旅融合项目319个,其中示范项目76个、核心项目111个、支撑项目132个。
6.推进农旅融合七大工程:七大产品工程、特色村镇工程、旅游交通工程、公共服务工程、品牌营销工程、旅游商品工程、保障体系工程。
记者提问
记者提问:请介绍一下旅游品牌创建有哪些成效。
市外事侨务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于斌:
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市县旅游部门全力推进“五极联创”,打造孝感旅游精品品牌。孝昌县积极推进湖北旅游强县创建。汤池镇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初见成效,安陆烟店镇、大悟金岭村等积极开展湖北旅游名镇名村创建。双峰山旅游度假区顺利通过4A景区复核,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通过验收;孝南金卉庄园成功创建4A景区;大悟宣化店中原军区旧址景区通过省旅游景区景观质量评审,纳入全省4A级旅游景区创建名录;评定3A级旅游景区4家;全市所有A级旅游景区都通过全省集中检查。评定星级农家乐55家,申报五星农家乐5家、湖北省乡村旅游后备箱工程基地9个。目前,全市共有中国优秀旅游城市2个;省级旅游名镇1个、名村9个;A级景区21家,其中,4A级6家;国家级休闲农业示范点1个、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17个、省级工业旅游景区1个;星级酒店22家,其中,四星级酒店6家;星级农家乐137家,其中五星级6家;旅行社36家;湖北银宿级旅游民宿1家;湖北乡村旅游后备箱工程基地1家。
记者提问
记者提问:“两资一促”是市委、市政府的重点工作之一,请介绍一下全市旅游项目建设情况。
市外事侨务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于斌:
局党组高度重视“两资一促”工作,列入年度重点工作计划,明确了全员参与的工作机制,每月听取情况汇报,研究解决具体问题,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全市在建旅游项目66个,其中过亿元项目48个,计划投资1186亿元,前三季度已完成投资31.45亿元。在武汉召开旅游招商大会,对双峰山旅游小镇等项目进行推介,大悟宣化店旅游小镇等11个项目成功签约,投资达181亿元。今年新签约项目23个,其中过百亿元项目6个,投资概算1681亿元。中国保利集团投资300亿元的临空区凤凰旅游区项目、福建中辉集团投资130亿元建设的中辉汉江古城、钰龙集团投资170亿元建设的黄龙湖国际生态城等16个旅游项目开工建设。争取国、省旅游资金同比增长66.84%。7个项目纳入国、省优选旅游项目名录。目前,全市有一定规模的农旅融合项目342个,资产规模110多亿元,其中过亿元的29家,常年从业人员1.5万人,其中农民工1.3万人,带动周边农户2.9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