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热潮平地涌 ——我市坚持“项目为王”释放投资增长新动能

01-07 09:50  

记者 秦荣  通讯员袁冲

2018年1-11月,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增长8.8%、11.2%、11.3%,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全年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增长7.8%左右,圆满完成年度目标。

增速的背后隐藏着经济发展的“压舱石”“推进器”——投资和项目建设!

夯底盘  经济航船行稳致远

受宏观经济影响,去年一季度,全市投资出现“断崖式”下滑,市委、市政府进一步强化“项目为王”工作导向,全面实施项目建设“五化”管理,大力推进“两资一促”,有效促进了固定资产投资的企稳回升——

去年4、5月份全市投资增速迅速回升,二季度超过全省平均水平;1至11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1.2%,连续6个月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全省排名由第16位逐月提升至目前的第5位。

“稳投资才能稳增长,稳项目才能稳发展、稳全局”。一年来,全市上下通过深入推进项目建设提速年、精准务实招商年、立项争资攻坚年“三个年”活动,形成了“抓项目、扩投资”的热潮。2018年11月3日、9日、26日,市委、市政府连续召开3次专题会议,研究四季度投资“结硬账”和今年“开门红”、谋划推进政府投资项目、加强项目资金争取、申报2019年省级重点项目等工作。

年终回馈不负初心!2018年1至11月,省“三类”重点项目和市级重点建设项目均提前超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省“两库”项目调度率100%,项目转化率39.6%,超省定目标;2018年,全市签约亿元项目226个、同比增长37.7%,总投资超3000亿元,仅3次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月活动,就实现集中开工项目197个。

2018年,全市共争取重大事项及改革试点60个,三江航天红阳机电、险峰电子公司入选2018年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实现我市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零”的突破。

一批在建项目提速拓存量!一批储备项目转化扩增量!一批招商项目落地强变量!2018年全市投资和项目建设工作圆满“收官”。

补短板 社会画卷美丽和谐

年终岁末,寒风凌厉,老澴河综合治理工程城西社区安置区工地上,塔吊林立,人来车往,忙得热火朝天。全线9个安置区已全面进场施工。

长期以来,老澴河两岸生产生活污水无序排放,严重影响人居环境。这是城市发展的短板,也是沿河两岸居民的期盼。市委、市政府迎难而上,打响了老澴河综合治理的攻坚战。

发展中的短板,只有用高质量发展去补齐。

——主动策划谋项目。全市共安排1.1亿元用于“补短板”项目前期工作,共策划基础设施“补短板”项目497个,总投资5327.2亿元,形成梯次滚动、接续推进格局。

——狠抓资金增投入。近两年,我市争取农村公路建设补助资金5.17亿元、高标准农田项目资金20.73亿元、乡镇污水处理厂专项债券11亿元,落实“四大补短板”地方配套资金16.22亿元。去年,中央、省下达我市水利投资14.13 亿元,居全省之首、历年之最。市静脉产业园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子项,采取PPP模式建设,吸引社会资本2.6亿元;汉川市南河古渡生态园项目,与蓝田集团签订了60亿元的投资框架协议……

我市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工作成效显现。2018年以来,建成水利设施229处,在建86处;滚动新建高标准农田121.43万亩,总投资34亿元;建成农村公路580公里、安防工程909公里,完成投资4.7亿元;新建乡镇污水处理厂79座,配套管网1100公里,8座垃圾处理场、120座垃圾中转站覆盖城乡。

下一步,市本级还将加快推进云孝大道、董永路立交桥、城站路平战结合地下空间开发、静脉产业园等重点项目,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让群众更幸福,让城市更美好。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