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日,记者从市工商局获悉,本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以下简称《电商法》)正式施行,这是我国电商领域首部综合性法律,主要对电商经营者、电商合同的订立与履行、电商争议解决与电商促进、法律责任等方面做了规定,让网购更加放心和规范。
电商也要办照纳税并公示信息
《电商法》第十条和第十五条规定,经营者应当依法办理市场主体登记。但是,个人销售自产农副产品、家庭手工业产品,个人利用自己的技能从事依法无须取得许可的便民劳务活动和零星小额交易活动,以及依照法律、行政法规不需进行登记的除外。经营者必须在显著位置公示信息,无需要办理市场主体登记情形的必须个人实名。电商平台未报送平台内经营者身份信息的,未提示经营者依法办理登记的,最高将处罚50万元。
市工商局网监科相关负责人介绍,依据《电商法》规定,在微信平台卖菜的个人,无需办理市场主体登记,但是,必须个人实名,且要依法申报缴税。而同样利用微信平台,卖面膜和化妆品的经营者,不仅必须依法办理市场主体登记,而且要依法申报缴税。这意味着,《电商法》实施后,网购商品的价格优势会不同程度减少,网购一族的消费习惯将有所改变。
平台不作为最高可罚200万元
《电商法》第三十八条和第八十三条规定,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平台内经营者销售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务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或者有其他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行为,未采取必要措施的,依法与该平台内经营者承担连带责任。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不作为的,将被依法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并处五十万元以上二百万元以下的罚款。
市工商局网监科相关负责人介绍,以往消费者在网购后会有买到问题产品投诉无门;代购广告逼真,被高仿假货蒙骗;给出的商品差评被悄悄删除,还被商家骚扰等经历。《电商法》实施后,消费者会有更多的权益与保障,购物遇到侵权可要求电商平台经营者承担先行赔偿责任,同时,除了消费者自行指定快递物流公司以外,电商经营者也将承担商品运输中的风险和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