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南创新模式破欠薪“怪圈”

01-23 15:06  

孝感网讯(记者刘艳 通讯员李德超 肖彬彬)1月16日,在107国道孝感北段改扩建项目工地,来自安徽宿山的木工师傅孙建桥正将行李打包,准备回家过年。与以往“大包小包扛着走”不同,他把被子及一些生活用品留在了工地宿舍。

为啥行李不再搬回家了?孙师傅高兴地告诉记者:“项目部一分钱不欠我们的,年后回来接着干。”

孙师傅的这份放心,得益于孝南区实行两年的《关于创新公路建设工程农民工工资管理的实施办法》。

孝感市孝南区公路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多、分布范围广,吸纳了大量的农民工参与工程建设。据统计,该区公路建设项目上的农民工人数常年保持在500至1000人次左右。前些年,项目法人拖欠工程款、施工单位违反劳动用工制度、侵犯农民合法权益、拖欠农民工工资等行为时有发生,相关部门也采取了不少措施,但效果不明显。

如何走出“年年清欠年年欠”的怪圈?

2017年1月,孝南公路管理局出台了《关于创新公路建设工程农民工工资管理的实施办法》。要求全区在建公路项目按照规定严格落实“两金两制”——建立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和应急周转金,实行农民工工资实名制、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制。

实施办法中关键的一点,是农民工工资保证金预存。即从计量工程款中预留10%作为农民工工资支付保证金,一旦出现拖欠行为,将从保证金中直接支付。

当年,孝南区在107国道孝感北段改扩建项目办试点,创新农民工工资管理机制,从源头上解决交通建设工程施工单位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试点经验先后在全市交通系统建设领域推广。

截至目前,孝南在建公路项目11个,其中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农民工实名制管理、农民工工资银行代发、农民工维权公示信息覆盖率达100%。春节前在建11个公路项目农民工工资一次性足额发放1076万元,让近千名农民工能在春节前高高兴兴地回家与家人团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