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久以来,交通闭塞是孝昌县小悟乡青石村最大的“痛点”。曾经因烧窑制陶而闻名一方的青石村,因交通不便导致群众逐渐落入贫困之境,驻村扶贫工作队到来之后“对症下药”,带领村民们脱贫致富。
请听孝感台记者马晶、实习记者邵小玲的报道。
走进孝昌县小悟乡青石村,记者看到,一条宽阔的农村公路像飘落在田野间的玉带,点缀在金灿灿的油菜田与绿油油的茶田间。
村民刘理平说,在扶贫工作队到来之前,村里没有这么好的路。
刘理平【原来那个路,路基不行,像那车子,农用车、运输车、汽车、公交车啊,没有地方让路,单行的。现在就能畅通无阻。这都是工作队来搞的。】
村民刘俊初告诉记者,工作队来了以后,经常到家里来嘘寒问暖,帮他解决了不少实际的问题。
刘俊初【我从去年以前啊,我在外面打工,大概3000,吃、住都是自己的,结果也存不了多少钱。去年10月份,我就回家了,政府把房子,异迁的房子盖好了我就搬回来。现在政府扶持每一年接近有10000块钱,解决了我 一大部分,再政府帮我买了医疗保险,现在大病报销几乎不要我的什么钱,这也很可以,很好了。】
据了解,青石村曾经因烧窑制陶而闻名一方,至今流传着“青石板,打洋伞”的民谣,却因交通不便导致群众生产生活困难而逐渐落入贫困之境。2017年,扶贫工作队正式入驻青石村,工作队共有7人,由四个帮扶单位派出干部组成,同时各单位由53名干部与贫困户结对帮扶。摆在工作队面前的,是一个交通极度落后、几乎无路可走的困局。工作队认为,要致富,就要先修路。2018年,工作队与村“两委”成员结合青石村实际,在“无计划、无项目、无资金”的情况下,争取交通部门支持,说干就干,总投资180万元建成了青石扶贫公路。年末,又建成2.5公里产业园道路,总投资80万元。
青石村扶贫工作队队长 乐浩明【我们为这个村修建了扶贫公路、修建了产业园路,把农田、水利建设进行了修缮,比方说,挖了5口塘、修了300米的河道,并且把安防工程做好。】
现在的青石村,通村、通湾、通户,联周边村、联乡政府、联高速路、联旅游线、联孝昌县,基本实现了“三通五联”,形成了半小时通勤圈和经济圈,彻底改变了交通落后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