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吊林立的工地,拔地而起的厂房,安装正酣的设备,焊花四溅的车间……初夏时节,行走孝感市高新区、孝感市临空区、孝南区,项目建设持续升温。
据孝感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统计,截至5月31日,孝感城区共有180座建筑塔吊,130个在建项目。
透过这些火热的工地、林立的塔吊,孝感发展的“速度与激情”跃入人们眼帘。
6月5日,市高新区西川汽车密封件生产加工项目工地上,塔吊高耸,挖机轰鸣,机械设备有序施工作业,建筑工人挥汗如雨,现场一片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
西川项目施工方经理熊高鹏介绍,“目前,厂房基本竣工,已完成工程量的80%。再过10天要将厂房交付日方,设备陆续进场。”
去年底签订投资协议,今年1月1日正式施工,半年时间完成80%的工程量,西川是如何做到的?
“工人轮休,项目不休。”自开工以来,在西川项目工地上,每天有300多名工人忙碌的身影,近百台施工车辆、大型机械来回穿梭,全力推进项目建设。“下雨天,我们用钢板铺路,方便工人和车辆出行,保证正常施工。”熊高鹏说道。
与西川相隔不远的南边,总投资5亿元的孝感表面处理生态产业园施工队也是干劲十足。
“除了非常恶劣的天气不施工外,基本不停工。不仅‘五加二’‘白加黑’,还‘雨加晴’,遇到雨天就灵活安排室内工程建设或事务性工作。目前,1号楼生产车间主体封顶,正在做二次装修,预计7月20日可交房;7号楼正在进行主体结构施工。整个项目已完成60%工程量。”项目现场负责人王穹自信道,“未来,一个日处理能力为5000吨的‘废水零排放’水净化中心值得期待。”
全长8.6公里的老澴河,是孝感的“母亲河”。5年,166亿元的投资将实现“治理一条河、改变一座城”的目标。
去年4月,老澴河综合治理工程打响拆迁头炮,工程进入新阶段。
如今,老澴河九个安置区建设现场,也一派奋勇争先的热闹景象。
为确保施工安全、质量和进度,施工方按照“五化管理”要求,歇人不歇机“晚上当白天干、雨天当晴天干、一天当三天干”。除了确保项目质量,相关部门更是定期、不定期组织安全和质量检查。
与此同时,老澴河沿线截污治污、防汛抗旱、城市建设、水环境保护、水生态修复等项目工程统筹推进,孝感城市新景观轴、会客厅将展露优美容颜。
火热的工地,孕育发展的动能。1至4月份,全市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97个,总投资额662.21亿元。前4个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1.9%,增幅位居全省第一。
眼下, 一个个项目正争分夺秒,拔节生长,“项目为王”的孝感图景日渐清晰。(孝感日报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