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感市孝南区农业农村局正高级农艺师汤俭民,39年来,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每年有300多天泡在稻田里。开展香稻育种工作。经过30多年的努力,汤俭民已经培育出了21个水稻品种,其中,香稻品种19个。他培育的水稻品种在湖北省累计应用2000多万亩,为农民增收30多亿元。
7月12号,记者跟随汤俭民到位于孝感城区槐荫河畔的孝南区农业农村局农科所香稻育种基地,听他讲述老百姓餐桌上的香米饭是咋来的!(孝感广电全媒体记者 熊庆勇)
孝感市孝南区农业农村局正高级农艺师汤俭民,39年来,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每年有300多天泡在稻田里。开展香稻育种工作。经过30多年的努力,汤俭民已经培育出了21个水稻品种,其中,香稻品种19个。他培育的水稻品种在湖北省累计应用2000多万亩,为农民增收30多亿元。
7月12号,记者跟随汤俭民到位于孝感城区槐荫河畔的孝南区农业农村局农科所香稻育种基地,听他讲述老百姓餐桌上的香米饭是咋来的!(孝感广电全媒体记者 熊庆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