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导购员,没有收银员,结账不需要排队,扫码结算便可自行离开......近日,这样便捷的无人超市在孝感市“现身”。7月15日,记者实地探访正在试营业的孝感城区首家无人超市。
扫二维码人脸识别才能进门脸识别才能
这家无人超市位于孝感市城站路老公安局旁边,正面是全玻璃,可以无死角直接看到里面货架上的商品。
记者注意到,无人超市外侧有多处“24小时营业”的字样,出入门处贴着详细的操作流程。“首次进入超市,需对准机器上的人脸识别区进行人脸扫描,并用微信扫二维码,关注弹出的该超市公众号,会自动跳转到手机注册页面,输入手机号和验证码后,超市上方广播会提示‘门已开’,即可开门进入超市。老用户则只需对准屏幕的人脸识别区,听到系统提示声后,便可进店选购。”
记者随即拿出手机,按照店门上的指示进行人脸识别,并打开微信扫二维码,进入公众号注册,大概1分钟左右门就自动打开了。当记者第二次进入门店时,只花了2秒钟。
进入超市后,记者看到,整体布局与传统超市类似,日用品、酒水、零食、饮料、生鲜、方便食品等基本上都有,与传统超市相比单价齐平,相差不大。
三分钟完成购物流程
进入便利商店后,消费者便可自行选购商品,挑选好商品后,直接将购买的商品拿到结算区收银台的“货品感应区”,屏幕上会即时显示货品的总价格,还有微信、支付宝2种支付方式供顾客选择。记者仅用10秒就完成了3件物品的结算。
“结账就像拍全身CT一样,站在那儿就能自动结算。不需要把商品一件件拿出来,特别方便。”前来购物的姚女士说道。
结账速度如此之快的秘密武器就在每件商品身上。
记者注意到,和普通超市不一样的是,无人超市里的每一件商品上都有一个纯白色的长形小纸条。
这个小纸条里边是一个芯片,里面包含着商品的名称、货号、价格等基本的信息,比普通超市商品上附带的条码感应更灵敏,不需要一个个扫码打价,只要商品进入结账区,就可即时感应出价格,有利于快速结账。”店长张念介绍道。
无人超市,无人监管,能逃单吗?记者拿着没结过账的水,想试试能不能“破门而出”,结果走到门前,就听到一个中音:未支付商品请支付或放回货架。当然,门也不会打开。
张念介绍,除了进门需要人像认证之外,24小时无死角监控系统也让无人超市提高了内部的安全系数。若顾客带着未扫码付款的商品离店,大门口放置的警报器便会发出警报声,客服和后台工作人员便能及时发现,并通过超市监控对该顾客进行追偿。同时,一次逃单将被系统列入黑名单,无法再次进入超市购物。超市已和公安系统联网,可锁定逃单者,会对逃单者的信用评级产生影响,也会在下次进入超市(即便是别的区域)时遭到阻拦。
家住超市对面的晏先生告诉记者,他曾多次在武汉类似的无人超市购买商品,自无人超市营业以来,他经常来此购物,部分商品单价相比其他超市稍低。而且,武汉大多数无人超市不售卖保质期较短的生鲜产品,这家无人超市也进行了售卖,整体购物体验优于以前所体验过的无人超市。
“如果购物目标明确,从进门到结算,3分钟内搞定,几乎不会出现传统超市排长队等待结算的情形。通过技术手段让消费者不受打扰地自由购物,这种感觉很好。”晏先生对无人超市赞不绝口。
细节需完善 未来仍可期
记者在整个体验过程中,感受到无人超市这一零售新业态带来的极大便利。但作为一个新的消费形态,无人超市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细节上的不足之处。
首先,首次购物进店体验不佳。在购物之前需要完成注册、关注公众号等一系列步骤,特殊情况下还需工作人员进行操作指导,这无疑会限制消费群体,到该店购物的多是会手机支付的年轻人,并且愿意去接受无人超市这一零售新业态,老人和小孩则无法顺利快速购物。
“尝鲜者不少,但也有消费者因为手机操作不熟练或嫌麻烦直接放弃购物。扫码进门的这段时间阻隔了一部分人进店消费。”张念说道。
另外,进入区域和付款区域占地狭小,结账区面积不足一平方米,如果同行购物的人数过多,就会感觉到拥挤和不便。
除此之外,防盗措施主要是监控和事后追究。在整个100多平方米的房间里分布着11个摄像头,以防止顾客自行撕毁商品芯片。但要想防止盗窃行为发生,更多靠的是顾客诚信购物。
据了解,自7月1日试营业以来,超市日购买人次180人左右,日营业额2000多元,后期将引进蔬菜等产品,丰富产品类别。(来源:孝感晚报 记者谢蕾 实习生余碧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