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长眠独库公路的孝感英烈亲属:“哥哥是我们的骄傲和榜样”

07-26 10:57  

烈士简介:程木元 十二支队后勤部汽车一 连战士,湖北应城县(现应城市陈河 镇 柯 邓 村)人 ,1976 年 3 月 入 伍 。 1979年10月4日,在新疆呼图壁执行 任务时牺牲,时年23岁。


“当时部队和公社联合在柯邓 小学操场上为哥哥开追悼会,各村都 派了代表参加。”程耀元那年14岁,几 百人参加追悼会的场景让他印象深 刻。 英雄的事迹,激励着后代。“我弟 弟程文元的儿子前年也参军入伍了, 如今仍在部队服役。这也算一种精神 传承吧。”程耀元很是欣慰。

弟弟程耀元和妈妈张林香小心翼翼地翻开程木元的《烈士证明书》。实习记者丁亦轺 摄

天空湛蓝,富水河静静流淌。河畔是应城市城区的西大门——城中办事处保丰村。保丰村下河湾67号,住着程木元85岁的母亲张林香和二弟程耀元。

“那一年哥哥写信回来说,打算回来探亲,可……”忆起往事,54岁的程耀元陷入沉默,母亲眼中也泛起泪光。

“我的木元从小聪明、懂事、善良、好学,是几个孩子中最出色的一个。村民都很喜欢他。” 一遍遍抚摸着儿子的《烈士证明书》,张林香哽咽着。

“哥哥读书一直读到高中,读书之余,就回生产队干活。他在大队开车,用电机舂米、抽水。很能干。是我们弟妹几个的骄傲和榜样。”程耀元说。

因为有在老家使用机械的经验和基础,1976年,19岁的程木元高中毕业后参军,被分配当了一名汽车兵。

没多久,程木元写家信回来,说到了部队上才知道自己学历浅了,很多东西需要学习。他嘱咐父母一定要坚持让弟弟妹妹们上学。

关于部队情况,程木元来信只说,饮食习惯和家里不一样,天天吃馍馍,很少吃米饭。另外,部队驻地缺水,每天得用汽车到很远的地方去拖水过来,限量供应给当地军民。“他说大家都把用过的水囤起来,让它沉淀后重复使用。”

程家的老家在陈河镇柯邓村,那里是应城的“鱼米之乡”。程木元信中描述的情形,让家人完全无法想象,“怎么还会有这么苦的地方?”

1979年10月,部队来了一名营长、一名连长,带来了《革命烈士证明书》,还有程木元的遗物,向程家表达了痛惜之情,“程木元在部队表现优秀,部队官兵和当地百姓都很喜欢他。”听闻噩耗,程木元的父亲当即晕过去了。

“当时部队和公社联合在柯邓小学操场上为哥哥开追悼会,各村都派了代表参加。”程耀元那年14岁,几百人参加追悼会的场景让他印象深刻。

家人把程木元的遗像用镜框镶起来,挂在家中最显眼的位置。程木元曾是家中的希望,他的离世给了家里沉重的打击。

70多岁的爷爷、正当盛年的父亲都相继病倒。正读初二的程耀元不得不辍学回家,和母亲一起担负起整个家。“我哥没出事前,我爸在队里当会计,做农活,身体很结实的……”

爷爷和爸爸于1983年、1985年相继去世。程耀元先是在家种地,后来外出打工。上世纪90年代初,他在保丰村建了新房。生活条件稍好后,他把两个弟弟都带出来打工,后来也都在附近安居。

母亲年纪渐大,身体也不大好,患有腰疼、骨质增生,每天都要吃药,不能出远门。程耀元把母亲接来同住,寸步不离守着母亲。

85岁的母亲半辈子活在对大儿子的思念中。她会给儿孙们讲程木元的事迹。

英雄的事迹,无形中激励着后代。“我弟弟程文元的儿子前年追随着大伯的足迹,也参军入伍了,如今仍在部队服役。这也算一种精神传承吧。” 程耀元很是欣慰。(孝感日报记者董晓芳 刘艳 特约记者刘振宇)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