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荫时评:思政教育,让爱党爱国“从娃娃抓起”

08-16 10:03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18日上午在京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人民日报,2019年3月19日)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再次体现了党中央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高度重视、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殷切期望、对学校立德树人工作的深邃思考。要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认识做好思政理论课的重要意义。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和针对性,努力开创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思政教育要解决“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党和国家需要那些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开设,能够从学校抓起、从娃娃抓起,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让下一代从小接触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了解我国党的发展历程,感受到党一路走来的艰辛和不易,才能更好地传承革命精神,教育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思政教育要解决“怎样培养人”的问题。近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在改进中不断加强。进入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发挥好育人主渠道作用,必须有新的更高要求。做好思想政治理论课,让下一代在了解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了解社会主义制度过程中,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成长的每个阶段,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各方面的自信,就能成为自信、奋斗、担当的高素质接班人。

思政教育要解决“为谁培养人”的问题。思政教育不仅影响下一代的成长,更关系到中华民族千秋伟业。改革开放已经进入了新的阶段,伴随着人们的思想观念日趋多元化,打破了主流思想占据主导地位、一枝独秀的局面,为了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必须通过有感召力、有说服力、有吸引力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帮助下一代站稳正确的政治立场,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精心引导和栽培下一代,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激励他们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最终还是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来源:孝感网    作者:刘厚廷)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