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荫时评:怀鸿鹄之志 做奋斗青年

08-22 10:21  

100年前的5月4日,为反对北洋政府丧权辱国,北京三千多名爱国学生在天安门前集会游行,并很快发展成为全国范围的罢工、罢市、罢课和游行示威活动,掀起了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讲话中谈到:“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新时代中国青年处在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既面临着难得的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也面临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使命。”新时代的风帆已扬,我们要顺应历史潮流,与信仰同伴、与祖国同行、与人民同在,做头顶有星辰、心中有山河、足下有土地的青年奋斗者,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不辜负我们这个伟大时代。

做头顶有星辰的青年奋斗者,要仰望星空,胸怀理想,大展鸿鹄志。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到:“青年的理想信念关乎国家未来。青年理想远大、信念坚定,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无坚不摧的前进动力。青年志存高远,就能激发奋进潜力,青春岁月就不会像无舵之舟漂泊不定。”每个人都在追求着自己的理想世界,为了心中的目标都在努力奋斗着。青年人要像鸿鹄一样充满远大的志向,不在乎天阔路远,不害怕穷且益坚,因为我们热情奔放,劲头正足,正当奉献青春力量,施展聪明才智。不管身在何处,都要发光发热,要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胸怀理想、志存高远,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并为之终生奋斗。

做心中有山河的青年奋斗者,要兼济天下,心系国家,交织爱国心。“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紧紧同每个人联系在一起,在每个历史时刻,我们都要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摆在第一位,不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要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责任与担当,始终做到兼济天下,心系国家。古往今来,涌现出大量把家国情怀摆在首位的仁人志士,他们“苟利国家,不求富贵”,把自己的一生奉献在国家和人民最需要的热土之上。特别是新时代的奋斗青年,肩负着神圣的历史使命,代表着国家的整体形象,“青年兴,则国兴”,不论在哪个历史时期,青年人都要勇敢地吹响民族奋进的集结号,心中装满祖国的大山大河,用无限的爱国情怀书写赤诚之心,在国家需要的地方书写壮丽的青春华章。

做足下有土地的青年奋斗者,要脚踏实地,心怀群众,紧连鱼水情。晚清思想家金兰生有过这样一句话:“在世一日,要做一日好人;为官一日,要行一日好事。”就是告诫我们要做好人、行好事,这是做人做事做起码的准则。青年人要时常“沾泥水、洒汗水”,到人民群众中去,到新时代新天地中去,准确掌握民情民意,深入体察民生疾苦,倾听群众的心里话,让理想信念在创业奋斗中升华,让青春在创新创造中闪光。要怀着一切为了人民的赤心热忱,带着破解矛盾的工作方法,多下基层“执经叩问”,甘心拜人民群众为师,向群众请教,多向乡亲们打听生活近况和发展需求,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当作自己的奋斗目标,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实际工作能力,带领人民在乡村振兴事业中走向繁荣,在自己足下的土地上释放青春价值,建立起与人民群众亲密的鱼水情谊。

“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新时代召唤着我们这一代青年人,是时候“到中流击水”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青年人热情奔放,劲头正足,正当奉献青春力量,施展聪明才智,不管身在何处,都要发光发热,胸怀鸿鹄之志,做新时代奋斗青年。(来源:孝感网 作者:杨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