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荫时评:垃圾分类请多点耐心

09-02 10:41  

7月1日起,《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施行,根据规定,个人或单位未按规定分类投放垃圾都将面临处罚。与此同时,全国多地也将陆续进入垃圾分类的“强制时代”。

在日常生活中,实行垃圾分类、合理处置不同种类的垃圾对于优化人居环境、保护身体健康有很大意义,可以说垃圾分类治理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好事,这项举措势在必行,也是大势所趋。近期在网络上也有一些网友对垃圾分类有所吐槽和调侃,因为涉及到分类的情况纷繁复杂,人们从以往的生活习惯上转变过来需要多一点耐心。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垃圾分类是资源循环利用的前提,是破解垃圾围城难题的必由之路。垃圾不分类,混在一起被拉去填埋、焚烧,不仅不能变废为宝,而且占用土地,污染大气、土壤和水源,严重损害我们的身体健康。我们都不希望生活的环境被垃圾包围,都渴望天更蓝、水更绿、空气更清新,但不能不警醒,因为垃圾的随意处理直接或间接给我们生活带来伤害,带来更大的损失。

放眼全球,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正遭受垃圾的一步步紧逼,中国更是一个垃圾生产大国,早在2004年中国就已经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垃圾制造大国。数据报告显示,中国目前全国生活垃圾年产量为4亿吨左右,并以大约每年8%的速度递增。垃圾带来的问题不仅仅是针对生态环境和动物,所带来的的影响最后经过生物链循环回归到人类身上。生态一旦遭到彻底的破坏,其伤害便会永久无法复原;健康一旦受到威胁,一切已了无意义。保护生态、重视环保不仅是挽救濒危的自然,更是人类为求得生存权利的一场自救运动。

当然必须看到,“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垃圾分类早搞早主动,等不得、慢不得;操作起来又急不得、粗不得。推行垃圾分类,是一个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作为公民就应该多一些自觉,时刻践行生态环保理念,不仅自己要带头倡导分类意识,还要积极感召身边人行动起来尽心尽力。同时,政府及环保等管理部门也要多一些耐心,深入街头巷尾,积极做好正面宣传,进行持续有效的督促引导,让老百姓自觉养成分类的好习惯,这样垃圾分类的理念才能真正“深入寻常百姓家”。

“让人民群众在绿水青山中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共建美丽中国的美好蓝图。”蓝图早已绘就,战鼓已经擂响。垃圾分类只是一个开始,这个开始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续下去。垃圾分类说起来是大事,做起来又是些小事,要把小事做大,贵在耐心从事,贵在坚持不懈。只有这样,我们的生活环境才能持续好转,我们的地球家园才能更加靓丽。(来源:孝感网 作者:杨 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