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荫时评:以“三镜”映照青年干部成长之路

09-07 10:33  

近日,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印发《关于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认真学习党史、新中国史的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把学习党史、新中国史作为主题教育重要内容,不断增强守初心、担使命的思想和行动自觉。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作为《旧唐书·魏徵传》中的经典名言,它早已在中华文化的历史长河中砥砺千年,已成为了传承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载体。细品此句,何以短短的数十来字能够流传千古,不正因为它代表着自古以来谦逊好学、善于纳谏等优秀品质吗?当下时代,青年干部的高学历虽已成常态,但“高学历”只是理论,如何在实践中强化自我,则更多的需在“镜”中多下功夫。

青年干部应以史为镜,以知兴替。“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历史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形成、发展以及盛衰兴亡的记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今天,我们回顾历史,不是为了从成功中寻求慰藉,更不是为了躺在功劳簿上、为回避今天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寻找借口,而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复兴路上,广大青年干部应当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教导,树立历史眼光,以史为鉴。只有了解和懂得自古以来中国人民创造的灿烂历史文化,才能更好地继承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的优良传统,从中从不断认识和把握历史规律中找到前进的正确方向和道路,并结合新的实践不断发扬光大。

青年干部应以人为镜,以明得失。古人云“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纵观华夏数千年的文明史,从中踊跃出了不少英雄、榜样,虽然说不同的历史有着不同的英雄,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榜样,但无论何时,这些英雄、榜样所传承的精神力量是亘古不变的,时至今日,这些精神力量仍映射着我们。正值这么一个伟大的时代,广大青年干部更要传承这些精神力量,善于以人为镜,感悟“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中的报国情怀;领会“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中的浩然正气;学习“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中的务实精神;贯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奉献无私。

青年干部应以己为镜,方得始终。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作为新时代青年干部,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无论多忙,我们都要养成自我反省的良好习惯,看哪里存在不足,哪里需要进步。“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全体党员干部提出的要求。在当下时代,广大青年干部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要善于以己为镜,省所思所想是否符合党纪党规,省所言所行是否勤政为民,省所求所向是否偏离方向,要善于在反省中找寻前进的方向,为“初心”保驾护航。

以史为镜,可吸取失败之训,找寻成功之因;以人为镜,可学习处世之法,传承精神财富;以己为镜,可不忘初心使命,实现自我升华。新时代的青年干部应多些“镜争”意识,以“三镜”为基础,共同铸就属于我们的中国梦。(来源:孝感网  作者:叶鑫)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