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昌县小河镇沙窝幸福新村党支部书记左保林(左一)与3名“90”后驻村工作队员走村入户
提起“90后”,“年轻”“躁动”“有个性”“有想法”是他们的代名词。在孝昌县小河镇沙窝幸福新村,有一支“90后”的驻村工作队,从2018年3月驻村以来,3名年轻队员每月吃住在村不下25天;他们走遍所有的住户,在每家每户都留下身影;他们的目标不只是村里的贫困户的脱贫问题,更是把焦点聚在全村稳定、长效致富的路子上。《脱贫攻坚百村行》专栏,请听报道《孝昌:“90后”驻村工作队 让青春之花在扶贫一线绽放》,孝感台记者刘俊强、熊庆勇、褚洋,孝昌台记者张园园、通讯员朱静报道:
孝昌县小河镇沙窝幸福新村村医、贫困户左礼杰(图左)正在给村民看病
走进孝昌县小河镇沙窝幸福新村,“90后”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楚佳怡正鼓励村里今年考上孝感市“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的贫困户左礼杰,鼓励他乘着年轻多学习、充电。左礼杰说,此前,进修学习的事曾让他纠结不已。 左礼杰:“主要是思想包袱蛮多、蛮重,因为我是家庭的主要劳动力,一去学习家庭经济收入就没有了,经过驻村工作队来了给我灌输的思想,年轻人时常还是要学习,不能思想懒惰了,懒惰了你就总是安于现状。”
贫困户杨幼姑的爱人左祥升向记者展示滞销的土鸡蛋
热心快肠、办事利索是这支“90后”驻村工作队留给村民最深的印象。村里的养鸡贫困户杨幼姑一家人正为几十箱土鸡蛋滞销问题犯愁,他们了解情况后,通过“消费扶贫”模式,主动帮其联系,拓开了销售门路。 孝昌县小河镇沙窝幸福新村贫困户杨幼姑的爱人 左祥升:“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我们帮一把,非常感谢。现在我们家不是有几千个鸡蛋嘛,基本上在统计,把这个鸡蛋销到孝感。”
“90后”驻沙窝幸福新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楚佳怡(图右)给贫困户左礼杰(图左)做思想工作
“90后”驻村工作队与贫困户杨幼姑的爱人左祥升交流
此外,这支“90后”驻村工作队每隔一段时间,都会花费近2个月的时间对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一一走访。该村党支部书记左保林说,刚开始这支“90后”驻村工作队驻村时,不少村干部心里还有些“打鼓”。 左保林:“当时来,也不能说完全没有担心,感觉这是个“娃娃班”,感觉会非常难带,经过我们相处以后,感觉他们有战斗力,而且有精气神。”
“90后”驻村工作队3名年轻队员日常交流
因为工作繁忙,这支年轻的驻村工作队对家人满心愧疚,有时,面对家人的不理解,他们就耐心的做其思想工作,最终赢得了家人的支持。 孝感市文化和旅游局驻沙窝幸福新村工作队队员 张力:“家人一开始不是很支持,尤其是我的爱人,因为去年我下来扶贫的时候,我们还没有结婚,(她)说能不能不去?我说这个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个年轻人,到基层来能参与到国家这件大事,也是很不容易的,然后我就慢慢跟她做工作,她也就接受了。”
“90”后驻村工作队员到贫困户走访
孝昌县小河镇沙窝幸福新村贫困户杨幼姑家滞销的部分鸡蛋
孝昌县小河镇沙窝幸福新村共有2056人,2013年建档立卡贫困户98户284人,截至目前,95户已实现脱贫。如今,这支“90后”驻村工作队已完全融入贫困村,与村干部和村民打成一片,获得了大家的信任和夸赞。而这也给了他们继续前行的勇气和动力。 孝感市文化和旅游局驻沙窝幸福新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 楚佳怡:“和年纪大的来往,他们也是有子女、有孙子、孙女的,然后和我们其实交流多了也是蛮有亲切感的,也是会有那种家人的感觉,然后我们作为年轻人的话,也是带着真心来扶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