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头版头条报道我市回归创业工作

10-09 15:49  

 

105日,湖北日报头版头条以《归心似箭——解码孝感“归雁经济”现象》为题全面详细的报道了我市的回归创业工作。

 

《归心似箭——解码孝感“归雁经济”》现象全文:

 有人说,在东北每栋大厦的建筑队,都能找到孝感泥瓦工——这或许并不夸张。孝感是我省出名的打工大市,超过120万人长年在外务工。
  另一组数据却鲜为人知。据不完全统计,在外拼闯的孝感人中,已创办资产总额500万元以上企业的老板超过1400人。他们中,有300多人掌管企业资产达亿元以上。
    
近年来,一支乡情巨桨,搅起一波波回归创业潮。来自孝感市回归办数据:从2012年到今年上半年,该市共引回投资500万元以上回归企业2914家,实际到资额858.37亿元,带动回归就业人员近22万人。回归创业潮与曾经的外出务工潮活跃交汇,碰撞出独特的孝感归雁经济现象。

    
乡恋穿针 归雁回巢

    9
20日,在孝昌开发区湖北尚多家具有限公司车间,一款款欧美风高档定制实木家具让人目不睱接。上半年产值已超过3000万元,下半年订单全满。董事长刘海波介绍。
    50
岁的刘海波,是孝昌县邹岗镇人。1996年腊月,他告别妻儿南下广东,从皮具厂业务员到自立门户当老板,逐渐在成都、深圳、上海等地设点布局,打开全国销售网络。外面再好,我的根在这里,牵挂在这里。回来才有家的感觉。”2014年,受家乡亲情感召,刘海波回孝昌投资1.5亿元,成立湖北尚多家具有限公司。
    2013
年起,孝感市委书记陶宏、市长滕刚连续4年向孝感老乡联名发家书喊话,带他们现场体验日益改善的投资、用工环境,诚邀老乡们返乡创业就业。孝义与乡情深深融入了孝感的文化基因,是最天然的招商纽带。陶宏认为,要着力在营造回归创业氛围、拓展回归创业渠道、强化回归创业扶持上展现新作为、创造新业绩,为孝感发展汇聚更多的亲情要素。
    
孝感先后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回归创业工程的意见》《关于鼓励引导回归创业若干问题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深入实施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领导联系重大项目等制度,开展孝商回归重大项目专项服务等活动,为回归项目开辟绿色通道
    
巧借文化旅游资源和节会活动,各县市区竞相打特色牌。云梦以黄香文化节为载体举办经贸洽谈会,大悟利用大别山红叶文化旅游节邀请在外成功人士回乡考察、叙旧,安陆借千年银杏·诗画安陆等活动,让回归人士扎堆安陆文旅产业成为时尚。

    
抱团发力 串珠成链

    
总投资120亿元的华中食品产业园、30亿元的中国(北京)雅宝城皮草园分别落户汉川、云梦,总投资160亿元的大悟高铁新城综合开发项目建设有序推进……近几年,一张张重点回归项目建设成绩单颇显含金量。归雁经济,正引领孝感项目建设规模和质量不断提升。
    
在云梦,黄香家电工业园13栋厂房正拔地而起。总投资20亿元的这一园区,发起人是云梦老乡、广东科特集团董事长汪华庆。
    
在他带动下,引来科特集团、禺山铜业等5家广东云梦商会企业联合投资,年底建成后,将有20家家电企业入驻,集中生产燃气热水器、燃气灶具等家用厨具电器及铜材配件等产品,达产后有望实现年产值30多亿元,提供就业岗位2000个。
    
同样的乡恋情怀,为孝感以商引商积累了深厚的情感沃土。在孝南新型建材、汉川纺织服装、应城厨卫家居、安陆生态农庄、大悟茶产业以及孝昌电子产业这些产业集群的背后,都能听到回归者抱团发力的动人故事。

    
游子反哺 回报于行

    
游子归乡,桑梓情深。
    
去年,自掏5100万元,为村里66户村民各赠一套别墅的大悟老板余兵国成了网红
    1989
年,年仅19岁的余兵国首次闯荡北京受骗,是村里的乡亲们帮他重新凑齐了路费,这让他一直铭记在心。看着一些乡亲仍住着破旧的土坯房,他很痛心。早点伸出援手,他们就能早一天感觉温暖。在他看来,孝心不能等,感恩也不能等。
    
在精准扶贫等项目中,回归企业成为辐射能力、造血能力最强的生力军。
    
今年3月,大悟县高店乡回归老板张兵看中家乡凉亭村的一汪泉眼,投资700多万元建起凉亭山泉水厂。在厂里打工的20多名工人,全是该村B类贫困户。厂里包吃包住,我们很满意,很踏实。”50多岁的贫困村民但义宝拿到8月份的2600元工资时非常高兴。明年,还要上第二条生产线,再吸纳20多个贫困户进厂打工,村里有劳动能力的B类贫困户就能全部脱贫了。张兵说,今后还准备在新城镇金岭村做乡村旅游项目,再提供50多个就业岗位。
    
游子反哺在孝感蔚然成风。牡丹江华隆集团董事长舒文锦回孝南投资后,捐资300万元建陡岗镇文锦小学;云梦回归企业孝武集团投资近400万元用于新农村建设;孝昌回归企业湖北惠洋电器公司每年带头捐赠200万元用于济困、助学、修路等公益事业;应城回归企业武汉中投纵横投资集团公司为李集小学捐赠190万新建科技楼……近两年,孝感回归企业家共投入公益设施建设资金近10亿元,开展爱心扶贫捐赠5亿余元。

 

 

为了发挥我市在外务工经商120万人的作用,推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步伐,促进“打工经济”向“老板经济”转变,2008年市委、市政府专门成立了加快推进“回归创业工程”协调领导小组,组建了工作专班,并于2013年正式挂靠市委统战部。市回归办围绕“为党委尽责,为经济助力、为孝商服务”的职责定位,勇于担当,充分发挥牵头协调、综合督办的作用,全力为孝商回归创业做好宣传引导、牵线搭桥、协调服务,考核督办。近年来,回归工作创业取得了显著成效,呈现出“企业回迁、资金回流、人才回乡、信息回馈、技术回馈、乡情回归”的良好态势。

1,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回归企业投资全面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形成了大中小项目一起上,一二三产业一起上,城区、乡镇、村庄一起上,新建、收购、租赁一起上的良好格局,加快了孝感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步伐,盘活了地方政府的存量资产,扩大了区域经济的总体规模,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2,已成为招商引资的重要部分。近几年来,回归创业投资占到了招商引资总额的三分之一强。大家普遍感受到,招商引资的项目多少都有家乡情结的牵引与介绍,已回归创业项目具有引资相对容易,投资稳定长久,收益更大的特点。

3,已成为财税增长的重要来源。据了解,回归企业后劲足、潜力大,是财税增长的重要来源。

 

4,已成为促进就业的重要渠道。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回归企业已提供就业岗位6万多个。回归企业吸纳了大量的大中专毕业生、滞留在农村的中年以上富余劳动力、失地农民和城镇待业人员就业。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