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孝行月’活动中,要做一名严格自律、遵纪守法的好学生,做一个传承美德、孝亲敬老的好孩子,要争当弘扬孝道、传递孝德的好少年。”6月15日,学生代表周阳在全市第四届青少年“孝行月”启动仪式上,代表全市青少年发出倡议。
今年,全市上下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对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导,以“传承孝德文化、增强法治观念”为主题,通过开展形式多 样、丰富多彩的孝德实践活动,引领青少年在“做”的体验中认知、认同传承中华孝文化,自觉、自信践行核心价值观。
两个多月来,“五老”志愿者积极参与,广大青少年踊跃参加“孝行夏令营”、“行孝德、树家风”等孝德实践活动,把孝心献给父母、爱心献给他人、热心献给社会,争当最美孝德青少年。
孝德教育塑孝心
日行小善成大孝,月施薄爱积厚德。
今年,市教育局出台《关于进一步完善孝感市中小学生“孝行月”活动报告单制度的通知》,全市各级各学校以《“孝行月”活动成绩报告单》作为孝德教育切入点,采取部门推、学校抓、教师导、家长促的形式,合力唤起青少年的行孝意识。
各学校更是高度重视《“孝行月”活动成绩报告单》的使用和管理,把《报告单》与学生德育工作紧密结合在一起,通过《报告单》回收工作,力将孝德教育落到实处。
九月开学季,市玉泉小学的学生报名时,必须将成长册、暑假作业和报告单一起上交。市综合高级中学报告单的回收率更是高达90%以上,并把报告单运用与班主任教学考核相结合。
讲孝言,行孝道,育孝德。一份份孝行报告单,建立了培养学生良好孝德品行的载体,再建了亲情沟通平台,搭起了青少年用细小的言行举动来感恩父母、回报社会的桥梁。
学校是公民道德建设的“窗口”和“示范区”,也是青少年孝德教育的“引路人”。
湖北工程学院在全校广泛开展“青春与感恩同行”系列孝行活动,通过发放与回收《孝行卡》,督促学生暑假集中开展“孝行月”专题实践活动,硕果累累。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深入开展“孝行月”活动,布置“五个一”活动,即读一本好书,听一次报告,写一篇好文章,作一次演讲,做一件好事。
德育名篇进课堂,重温经典名句,家书传孝意……“孝行月”活动期间,各学校以孝德教育为突破口,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广大青少年知孝、言孝,书香氛围浓厚。
孝感实验小学班主任徐小萍老师围绕“雅真教育”的宗旨,赋予孝德以时代内涵和新鲜气息,在三(九)班开展了“孝心伴我成长”的教育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 验、感悟、认同,崇尚孝德、孝心、孝行、孝道,以积极向上的道德风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培养孩子高尚情操。
此外,各学校结合“关爱明天,普法先行”,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为 主要内容,开展法律知识、安全知识讲座,对青少年进行法治宣传教育,还把“孝行月”孝行实践活动延伸到社区服刑青少年当中,以德化人。
今年,市关工委、市文明办、团市委、市教育局联合命名了十个青少年孝德实践教育基地,各地纷纷开展“党史”、“国史”参观活动,加强了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为孝德教育的深入开展提供了新的载体。
孝德活动是一项长期工作。各地通过一系列孝德教育,推进“孝行月”活动常态化。
汉川把孝行月活动进行课堂渗透,让活动进学科、进教材、进课堂,进入常态化教育;
孝昌以其“孝道昌隆”的优良传统,在县直、乡镇学校开展孝德教育讲座,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孝德教育;
大悟各乡镇和县直各学校围绕“读一篇孝文,访一名孝星,熟背一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写一则孝行小故事,交一份孝行月活动成绩报告单”制定“孝行月”活动 方案,并坚持在预备铃和上课铃之间把《弟子规》、《千字文》等作为重点内容让学生诵读,营造了“孝行月”活动的良好氛围。
眼下,广大青少年正从身边、从生活点滴、从知恩感恩中处处感知,养成孝德品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人争做孝感最美孝德青少年。
爱洒澴川大地
漫长暑期,留守儿童仍然是需要社会关心的重点人群。
多年来,市关工委坚持开展留守学生关爱工作,全市各级关工委积极参与,在“孝行月”活动中着力推进留守儿童关爱工程。初步搭建起“学校—家庭—社区(村组)”的“三位一体”关爱工作联系网络。
今年“孝行月”活动期间,全市各地将更多的关注投向了留守儿童,通过唱歌、玩游戏、开展户外活动等形式,陪伴、关爱留守儿童。
孝南区关工委联合有关部门,组织“农村儿童安全常识”、“让孩子远离电子产品”、“关爱留守儿童”等科教片,下发到全区14支农村公益性电影放映队,在全区所有行政村进行巡回放映,暑期放映科教片场次达到600余场。
孝南区祝站镇关工委连续两年开展“希望家园.关爱留守儿童”活动,让孩子们不再孤单、快乐成长。
安陆市关工委开展“手拉手结对留守小伙伴”等活动,组织双亲儿童与留守孩子结对子,开展“交一个朋友、写一封信、赠一本书、互访一次、学会一样自护本领”互助活动。
云梦县关工委在“孝行月”活动期间,组织“五老”志愿者到伍洛、义堂、下辛店等乡镇、到学校看望留守学生,还为每名留守学生带去慰问品。
大悟县关工委与有关部门共同搭建县、乡镇、村(社区)三级巾帼志愿者服务团队,用大手牵小手爱心陪伴的方式,开启“关爱留守儿童、共度快乐星期天”的关爱模式,寓教寓乐、寓学寓乐、寓动寓乐,用爱滋润留守儿童的心灵,让留守儿童知恩懂孝,健康快乐。
行孝感恩,爱在蓝天下。
在“孝行月”活动中,通过开展家校联系活动、帮扶活动、文娱活动“三大活动”,实施生命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思想道德教育“三大教育”。全市留守儿童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学业有了长足进步,权益得到有效维护。
今年,我市各地受洪魔肆虐,一场与自然灾害对抗的反击战在澴川大地打响。而此时,各地各单位、各县市(区)关工委也纷纷投入了这场战役中。
湖北工程学院政治与法律学院、教育与心理学院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对受灾地区留守儿童进行心理疏导,用实际行动传递关爱、传递温暖、传递正能量;政治与法律学院社会工作专业师生组成“灾害社会工作服务队”,协助工作人员发放救助物资、维持就餐秩序;
市中级人民法院帮农村留守儿童建“中华魂”读书角,同读红书、读史书、读好书,加强自身修养;
市关工委领导到受灾地区为留守儿童们赠送箱包等学习用具,勉励孩子们好好学习,常怀感恩心;
孝南区关工委开展不同形式的爱心捐赠活动,组织“五老”志愿者开展“迎六一关爱留守贫困儿童”活动;
应城市关工委迅速组织学生志愿者参与灾情救助,为受灾群众送饭送水、打扫卫生,得到受灾群众的高度赞誉,为“孝行月”活动增添了一抹亮色。
除了留守儿童,社区服刑青年也是“孝行月”活动关注的重点特殊人群。
为此,我市组织“五老”志愿者深入社区服刑青年中开展“两史”教育活动。据统计,市、县两级关工委、司法局共组织8个“两史”宣讲团,对全市976名35岁以下社区服刑人员进行党史、国史教育,教育他们听党话、跟党走,“遵纪守法、从我做起”,收效良好。
汉川一名社区服刑青年听了“延安精神永放光芒”讲座,在听后的讨论中说:“延安精神有一条就是艰苦奋斗,保护人民利益。听了今天的讲座,我一定要好好检查自己、反省自己、改造自己,争取早日回归社会,为国家为人民做点有益的事情。”
如今,随着“孝行月”活动的深入开展,孝德之花处处绽放,公益的种子洒满澴川大地。
“五老”力量在行动
老手牵小手,手把手的教、心贴心的学。老少互动,擦出爱的火花。
“孝行月”活动期间,有这样一股力量在行动,他们平均年纪在70岁左右,由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组成,致力当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火 炬手、传好孝德文化的接力棒,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以满腔热情投入到“孝行月”活动中,将爱和温暖洒向青少年,助力他们成长成才。
他们,就是“五老”志愿者。
在孝德讲座中,他们以“知孝文、懂孝义、立孝德、铸孝魂、树孝风、扬孝爱”为重点,义务到各地、各学校讲传统文化课、孝行课,弘扬孝德文化。
在暑期,他们办起免费书画兴趣班,教广大青少年学习书法和绘画,巧妙地将孝德文化的内容融入到书法、绘画练习中,让青少年在愉快度过暑假的同时,也加深了对孝德文化的理解。
在网吧里,他们积极发挥义务监督员的作用,加大对网吧的监管,对上网的未成年人耐心进行教育,充当青少年的“引路人”。
在福利院,他们带领青少年给福利院的老人们送去欢声笑语。
在结对帮扶中,他们对留守儿童给予关心和帮助,进行爱心回访。
在社区矫正工作中,他们用真情,对社区矫正人员进行小的法律知识教育,帮教感化社矫人员,助其回归社会。
“我们跟孩子们一起玩,好像小了几十岁似的。”“五老”志愿者汪银久深有感触地说。
老骥伏枥。90岁的汉川离休干部刘霞自参加“五老”志愿者宣讲团以来,累计向青少年作革命传统报告50多场,受教育青少年3.5万人。76岁的“五老”志愿者鲁三发壮心不已,铿锵表态:“明年我还要来讲一次课,讲一次大课。”
动真情、办实事,只讲付出,不求回报。老人们的心声和行动,生动诠释了“五老”精神。
全市“五老”志愿者们,秉承“发挥余热、关爱后代”的理念,满腔热情投入到“孝行月”活动中,继续当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火炬手,传好孝文化的接力棒,在全市青少年心田种下孝德的种子,结出累累硕果。
孝行天下蔚成风
榜样力量是推动“孝行月”活动的催化剂。一个榜样就是一个行业、一个地域的一股正能量。
市国税局以“孝·感国税,孝廉文化”为文化建设主题, 弘扬孝德文化,总结提炼出了“孝感国税十二孝廉”,在全系统开展“岗位十星”评比活动,局关工委积极参与,催开了全市国税事业发展的新篇章。
各地各校坚持及时发现、总结宣传本地本校孝德青少年好典型,使学生在“孝行月”实践活动中学习有榜样,践行有标杆:
大悟夏店镇少年徐小龙,守在病床前为父亲做全身按摩,用孝心唤醒了昏迷半月的父亲;大悟一中的杨勇两次捐髓拯救身患急性白血病的妹妹,并坚持3年为病床上 的妹妹补习功课;安陆巡店镇初级中学八(3)班吴惠平带着奶奶读书,用柔弱的肩膀艰难地挑起了生活的担子,多年如一日地照顾体弱多病的奶奶,书写了一篇大 孝至爱的感人传奇;孝昌陡山乡初级中学901班李喜玲既做姐姐又做“妈妈”,照顾老人和弟弟,用责任和坚强替父母担起一个家庭的担子,用行动抒写着青春最 华美的篇章……
孝德榜样明孝行。践行孝德已然成为一种时尚,孝德之风正劲吹。
在孝感,青少年们感恩父母,学做家务,为父母分忧;青少年们走进福利院,看望老人们,为他们带去关心;青少年们佩戴袖章,清理垃圾,争做“文明维护员”,共建美好家园……
而在遥远的新疆,也正刮着这股孝德之风。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来自祖国的边陲——新疆喀什多来提巴格乡的罗瑶,也在暑假“孝行月”期间回到 家乡,在农忙之余不忘照顾年幼的妹妹,给妹妹以及邻居家的小朋友辅导功课,引导小朋友们做游戏。而每当夜幕降临,她就会在自家门口放几张凳子,等待附近的 老人晚饭过后到她家乘凉,散步累了的老人也来坐一坐。伴着淡淡的月光 ,她会和这些老人讲趣事,倾听他们的烦心事,有时会去子女不在身边的老人家里做些家务事。有了罗瑶的陪伴,村里老人的夜晚不再寂寞。
机关带基层,上级带下级,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做给一级看,行孝之念在青少年心中潜滋暗长,一股上带下促的行孝之举蔚然成风。
孝行实践活动无止境。如今,澴川大地,“孝行月”活动正引领着全市广大青少年塑孝心、明孝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美丽的孝行之花璀璨绽放竞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