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9时30分,“已到达槐荫大道大润发超市门口,我排在队伍第三个。”湖北省孝感光源电力集团包保的书院街30号小区防疫群,弹出防疫突击队员潘涛的对话框。“注意安全,我在院子门口接应你。”队员熊剑寒回复道。
10点00分,潘涛在接受防控人员体表测温后,进入超市,开始麻利地选购鸡蛋、瘦肉、面条等生活物资,并迅速地放进购物筐。在更多人群进入购物区域前,潘涛已完成了采购、结账、离店的流程,前后不过5分钟,一切只为尽可能少的接触人群,最大限度的保证小区居民和战友们的健康安全。
11点02分,一辆光源集团疫情防控专用车从仙女路方向驶来,稳稳地停在了分丝路阳光学苑小区门口。胸口挂着防疫工作证的单位司机王详军迅速下车,快步走到小区大门处,将手中的物资递到铁栅栏那头早已等候的另一位同事熊浩手中。
11点30分,原地等候的王详军视线中,再次出现了熊浩的身影。“今天送的啥好吃的?”王详军微笑着问。“中午是滑肉鸡蛋面,晚上是白菜饺子,汤水多,注意轻拿轻放。”熊浩小心翼翼地将手中的纸袋递到王详军手中。“好咧,放心,误不了。”王详军一手拎起包装袋提手,一手轻轻托起底部,转身离开。
11点35分,孝感市中心医院入口处,义工小张接过王详军递过的纸袋,转身向医院内走去。
上述这一幕,源自于事前安排好的一场爱心“接力赛”。
2月15日凌晨起,家住书院街30号的居民宋建国(化名)81岁的老母亲吴小芬(化名)突发高烧、心跳加快,几近昏厥。家人迅速拨打96120电话,将老人送至孝感市中心医院,经检查,吴小芬因炎症发烧及严重心衰,入住急诊内科22床。后经治疗退烧,但由于老人年事已高,同时患有阿尔兹海默症(俗称老年痴呆症)、高血压等其它老年病,身体十分虚弱,需留院进行常规治疗。
2月17日,随着孝感市防疫指挥部下达史上最严的第17号令,宋建国和照顾老人的保姆一同被医院隔离,再也无法往返家中为老人做饭。书院街社区防疫任务十分繁重,人手有限,于是向包保30号院的光源电力集团紧急求助。集团党委知悉情况后十分重视,经过慎重考虑,工会主席夏孝平紧急发出了为吴小芬老人送爱心的志愿者征集令。短时间内,便收到了集团员工潘涛、熊剑寒、王详军、熊浩等人的响应。潘涛、熊剑寒:“我们是小区防疫突击队员,有小区代购凭证,获准能进超市!”王详军:“我有指挥部颁发的防疫通行证,可以送货!”熊浩:“我虽然没有证,连小区都出不了,但我可以做饭!”
于是,发生了2月24日的那一幕。接下来的数天,这场“接力赛”每日都在上演,从新鲜的蔬菜、肉类摆上超市货架,到可口的饭菜端到吴小芬老人面前,志愿者们始终秉承着尽快让病中的老人吃上可口热饭菜的理念,精准把握时间,做到“无缝链接”。
不仅于此,志愿者们还充当着淘宝客服的角色,尽力做好“售前、售后服务”。这几天,专为吴小芬老人设立的微信群里互动不断。
熊浩:“宋哥,中午的滑肉鸡蛋面还可口吗?口味需要调整吗?晚上想吃点啥?”宋建国:“我妈说很好吃,她吃了满满一碗呢。晚上能弄点瘦肉粥吗?”熊浩:“好的,再来碗肉沫蒸鸡蛋?”宋建国:“好啊,麻烦你了。”熊浩:“寒寒,明天去超市带点面粉来,我给老人包点饺子。”熊剑寒:“遵命!”夏孝平:“有什么难处及时提出来,组织上会解决!”虽然疫情面临最艰巨的时期,食材的种类无法与正常时相比,但志愿者们会根据老人身体虚弱,只能吃方便吞咽及消化的食物等实际情况,从口味到营养,从蔬菜到水果,在有限的食材里不断为老人变换花样,只为老人吃得舒心,治疗得安心,为孝感抗疫战役略尽绵薄之力。
“我希望老人打开饭盒时,能够看到我们的用心,老人能尽快恢复健康出院,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熊浩笑着说道。送好爱心饭,志愿者们不是独自在战斗,还有来自集团党组织的坚强后盾。在孝感这座有爱的城市,在光源集团这个有爱的大集体中,来自四面八方的力量,汇聚成战胜疫情的磅礴力量!(孝感日报 记者李文勇 通讯员汪强 李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