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90后彭仁星进入湖北航天装备有限公司厂区,成为该公司首个在疫情期间,复工复产的“逆行者”。2016年,彭仁星来到长征公司工作,先后承担多种产品的储运包装箱设计任务。
为完成某型号产品包装箱设计任务,他在厂里一呆就是一个月。30天没出厂大门,他的存在引起了社区工作人员的关注。
第一次测体温,社区人员隔着厂大门问:“里面就你一个人?”彭仁星回答:“就我自己。”第二次来送菜,社区人员隔着厂大门再问:“你在里面干什么?”彭仁星回答:“工作。”
受疫情影响,长征公司复工复产计划一再延后,虽然部分工作已按要求在线上完成,但涉及重要核心秘密工作必须回单位完成。
4月份是任务节点,面对困局,长征公司科研部人员心急如焚。为争夺时间,部门领导决定派项目组一名骨干回厂“隔离办公”,得到公司领导的批准。
春节期间科研部很多人去了外地,返回受阻,因此,助理工程师彭仁星成了唯一的人选。当他接到复工消息后,立即去办理各种返程手续。孝感属于疫情重点管控地区,他先后3次去办理出行手续均未获批,到2月11日返程手续才全部办妥。
进厂一个月的时间里,他抓紧时间工作,完成了整个产品包装箱的建模、强度计算、出图纸、试验大纲及技术资料编制等。一个人完成了一个团队的大部分工作,这次任务不同寻常,其压力之大,任务量之重可想而知。
彭仁星经常是进了办公室就忘了时间,直到肚子饿了才回宿舍下碗面条对付一下。有一天下班回宿舍,外面正下雨,透过迷蒙的雨,他看见前方有盏灯亮着,那是厂区宿舍楼唯一的灯光。什么时候天黑的,他不知道;什么时候下雨的,他不知道;今天是星期几,他也不知道。
但是,在解决产品保温结构及加热系统这些关键技术时,他不糊涂。会的要做好,遇到困惑打电话找部门领导、找同事寻求技术支持。有时为了一个技术细节,他不厌其烦地在网上查资料、找教程,直到问题完美解决。
有几天,为了选用经济可行的材料,他将两种不同的钢材进行了对比计算,看两种材料,哪一种既能满足受力设计要求,又适合生产加工。通过大量的计算,他终于得到了理想的数据,完成了大部分主体任务。
当有同事和朋友问他:“一个人在公司上班怕不怕时?”彭仁星说:“早在返厂前,公司领导就通过航天云信开展线上复工复产,我知道自己并不是抗疫复工的‘独行侠’。 ”(孝感日报通讯员 胡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