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咦,你有点像我朋友张林鹏”。
“我就是,现在在帮陈赵社区代购药品”。
“你怎么头发竖得像金毛狮王?”
“管控期间只能骑摩托车购药,风吹成这样的……”
3月13日上午9时,张林鹏停下摩托车,手里抱着一个大箱子,里面装满了药品。面对朋友调侃的问话,他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张林鹏是80后,党员。疫情阻击战打响以来,他按照党员干部下沉工作要求,到云梦县陈赵社区担任社区后勤保障人员。为了陈赵社区封闭管理期间居民对于药品的需求,有一些基础医学常识的他,主动请缨承担陈赵社区的药品代购工作。
陈赵社区辖区有9个居民小区,2726户,8883人。为了让小区的患者有一个顺畅的药品申报通道,同时为了让药品及时送达,张林鹏建立了陈赵社区药品代购微信群,统一并优化了各小区的药品申请表。他收集所有居民用药需求信息,亲自往返城区定点药店购药…一系列服务工作都由他独立完成。
“2月份,雨雪天气多,有好几次为了及时把药送到患者手中,他冒雨拿药全身淋得透湿。怕药品被雨淋湿,他骑摩托车时都是把药品抱在怀里。”看到他工作的社区义工汪建平说。
不打伞吗?”记者问他。
风大没办法打伞,还好下雨的次数并不那么多”。他微笑着说。
他每天将社区收集上报患者的药单按病种分类好,编发信息发送到陈赵社区的几个定点药店,然后依照药店反馈情况及时采买。为了方便每个小区更精准地发放药品,他与药店协商,每次分别按申请人的户名用袋子装好,经过他仔细核对名单、药名、数量后的药品按小区分装,确保不会丢失或拿错。对于暂时没有的药,他尽量和各药店预定协调。
买药不是件容易的事。因为药品的厂家不同,他需要和居民及时沟通,以免买错。许多药在疫情期间价格有波动,一些居民难以接受;而同一个药品因规格、分量不同而价格不同,他也需要耐心地做好解释工作,还要注意区分药片剂、胶囊、缓释片、肠溶片……
“自从成为药品代购员后,觉得自己成了一个‘行走的大药房’了。”张林鹏说。许多药的功效与禁忌他能张口即答。“虽然很辛苦,事情也很繁琐,但是能在疫情期间为人民服务,还是很开心的。”他笑着说,“我一个多月没理发了。有义务理发师前来为工作人员理发,但我真没时间,病人等着呢……每天我都在为药品代购而奔波。疫情不退我绝不撤退。”
截至目前,张林鹏帮助陈赵社区的居民代买药品人数有900余人,累计购药金额3万多元。
记者闵丽萍 特约记者肖元玲
来源:云上云梦
编辑:汤静
审核:余明华
终审:吴志军 魏保东
出品:孝感广电云上孝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