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来势汹汹,防控刻不容缓。战“疫”时分,孝感市档案馆立即进入状态,依托畅准确的信息报告系统和严密的防护系统,迅速掌握工作主动权,形成全面动员、全面部署、全面加强疫情防控工作的良好局面。
落实战“疫”指令
1月21日和22日,市档案馆成立防疫工作领导小组,认真落实疫情防控要求,全力以赴参战。
小组要求,市档案馆全体党员干部尽快返回孝感城区待命,保证24小时值班值守,并对进出人员测温并登记详细信息,办公区域每日通风消毒并实时记录,按规定时间对文化中心档案馆和大院社区办公楼进行了统一消毒,做好人员情况、防疫物资领取、公车使用等台账登记工作。
全馆上下坚决响应号召,不串门、不聚会,勤洗手,出门戴口罩,加强防护。
不信谣、不传谣,严禁发表不当言论,做好宣传舆情工作。
做好对离退休人员疫情防控知识宣传,通过电话、短信、微信等方式进行提醒,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主动劝阻武汉工作的子女在武汉“封城”前返孝,不给社区和所住小区增加压力。
疫情发生以来,全馆干部职工及家属无感染发生。
全体帮扶干部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了解结对贫困户防控现状及生活实际情况,向结对包保户宣传好疫情防控指令要求。
值班人员负责当日文件接收传达,按要求及时报告相关事项、信息;全体人员按要求每日一报,有情况报情况,无情况报平安;及时、认真完成各项涉疫情信息统计报送工作。
压实工作责任
战“疫”期间,我市档案管及时转发省档案馆《关于疫情防控档案收集整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文件精神及具体工作要求,确保疫情防控档案在第一时间得到有效收集和安全保管。
同时,在办公楼前醒目处张贴公告,采取电话或邮件方式查询,非敏非密件通过电话或邮箱反馈结果。
市档案馆党员干部敢于亮身份,勇于担使命,纷纷请命,站到防疫阻击一线,发挥党员干部先进模范作用。
截至目前,市档案馆驻村工作队、市直派驻社区工作队、市直派驻回原籍工作队、市直干部参加高新区社区防疫物资保障工作队共计派出11人,除2名被阻隔在外地人员外,身体健康的党员干部全部投身到疫情防控一线。
驻村左瑜洲等3名队员,闻令而动,1月26日到达所驻村,迅速投身防疫,负责当地疫情防控宣传、村内消毒、入户体温检测、逐户逐人摸排、组织协调物资保障等工作。保障村农民生活物资采购渠道顺畅,供应及时,生活物资得到良好保障,医疗用药和特殊用品代购落实,村民支持配合防控工作,情绪心理正常,自然湾秩序井然。
1月29日,副馆长张心泉被市委组织部、市直属机关工委任命为市直驻孝南区广场街道文化路社区疫情防控工作队长,1月30日他即带领市直2名队员赴文化路社区上岗,一直和市区工作队员、街道社区工作者一道连续作战,市直属机关工委举办的孝感机关党建平台以“最美逆行者——市直机关工作队奋战社区“疫”线”为题,对文化路社区工作队的工作情况进行了报道。
务实“火线”工作
战斗“火线”上,活跃着一群来自市档案馆的“战士”。
市直派选驻社区工作队员黄海涛,妻子在广水市上班,夫妻常年分居,年近80岁老母在广水老家。1月23日刚刚返回老家的他接到单位电话后,当即在道路封闭前赶回孝感城区,向单位领导报到待命。
1月31日,黄海涛被选派到红光社区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每天从早晨7点半到下午5点半值守,履行分配的隔离楼栋的宣传、监护任务,确保防护和生活物资供给,积极宣传政策。
市直派驻回原籍工作队员付朝晖,辞别患病老父于,2月11日经过12道关卡,到达原籍大悟县田店镇永年村,负责5个村民小组382人体温测量工作,同时对村民进行疫情政策宣传,统计必要生活用品、药品登记等,日均行走1.8万多步。
市直派驻回原籍工作队员樊志勇,爱人是护士,在中心医院门诊值守多日,听闻市委将派驻干部回原籍支援防疫工作,虽然已经有27年没有回原籍,但他毅然告别家人,主动请缨回到应城田店汪凡村参加疫情防控工作,夫妻双双投入疫情防控战。2月18日晚11点半,樊志勇的父亲在孝感突发高血压,被120紧急送医,心中万分焦急的他,仅能拜托父亲所在社区工作人员代为照顾,转而继续投入到繁忙的工作中。
2月15日,市档案馆驻高新区孝天办事处胡邱社区保供工作队随即组建,徐军担任队长,王林发任副队长,工作队员2名,负责胡邱社区4个小区、2个自然湾,3050户9800名居民的生活物资采购,医疗用药和特殊用品代购落实问题。
……
战斗仍在继续,孝感市档案馆战“疫”堡垒,顽强挺立。(孝感日报记者王琦 通讯员汪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