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再次强调,要坚持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加快生产生活秩序全面恢复。随着城市乡村鲜活起来,而为数不少的人也忘了疫情,摘下口罩洋溢出笑脸。不能不郑重提醒,疫情并未结束,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压力犹在,继续戴好口罩,既是个人防护所需,更是社会公德所要,仍然是出行标配。
疫情防控转入常态化,在公共场合戴好口罩,利己利人,终归是利己。防疫到今天,戴口罩的道理大家都懂。新型冠状病毒传染力强传染性强,主要传播途径是飞沫和接触传播,戴口罩能有效阻断病毒路径,既防病从口出又防病从口入。可为什么有人就急不可耐地摘下口罩呢?无外乎两种心态,一是侥幸,二是“装横”。所谓侥幸,就是认为当前新增确诊病例归零,社会面上病毒源被控制住了,怎能那么巧病毒就找上自己了呢!事实上,尽管全世界都在想办法对付这种病毒,可它格外狡猾且潜伏期长,更有治愈者复阳个例,人们还拿它没辙,它就潜伏在人们身边,看不见摸不着,时刻可能死灰复燃。所谓“装横”,就是故意表现出与众不同而“刷存在感”,以示自己不怕死的“英雄气概”。这种无谓的作尤其可笑,逞一时之快而惹祸上身,得不偿失,虽愚者亦明矣。在病毒面前装横充楞,要么是装傻要么是真傻。事实证明,没有人百毒不侵。
公共场合不戴口罩的可能性后果也无外两种。第一种就是真没事,病毒果真侥幸没有找上你。但你不戴口罩,旁边人心理硌应,多少有不顾他人之嫌,必将引人腹诽。第二种当然就是真有事。万一有事麻烦可就大了。首先是个人及家庭身体健康受到直接影响。据资料统计,前期确诊病例中80%以上是家庭式感染。当然现在治愈率得到很大提高,而且费用由国家负担,但身体和家人毕竟是自己的,新冠肺炎预后对身体多脏器或多或少有影响,需要较长时间调理,也是不争的事实。其次是社会影响。经过前期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绝大多数地方已经有序出行,逐步复工复产,社会生活正得到有序恢复。可万一有人不管不顾而不幸中招,则流调、隔离又要重新来过,一切的努力都可能付之东流。
当前,在公共场合戴好口罩,既是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更是遵守规则的良好个人素养。在公共场合戴好口罩,可能掩住了容颜,但却彰显出德性;如果不戴口罩,似乎显示了个性,但也暴露了愚昧的面目。在此重申防疫好习惯——出门戴好口罩、勤洗手,少出门、不聚集、不集会。如果戴了口罩因特殊原因要摘下来,请到独立场所。如果没有戴口罩,听旁边人劝,把口罩再戴好。
一笑出门去,千里落花风。而你,戴口罩的样子,很美!
来源:孝感日报
编辑:汤静
审核:余明华
终审:吴志军 魏保东
出品:孝感广电云上孝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