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下的住院部:24小时封闭管理,拒绝探视

04-23 09:14  

以往,若是谁家有人生病住院,不仅家属轮流陪护,还有亲朋好友接连探视。一场疫情,改变了这种热热闹闹的住院模式。

孝感宣布有序解封后,各行各业复工复产,各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也开始接诊普通病人。眼下仍处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那么医院的住院部是怎样运行的?4月21日上午,记者来到孝感市中心医院进行了实地探访。

病区很安静,很多患者选择无陪护

上午10点半,孝感市中心医院内科楼6楼,内分泌科。病区的玻璃门是关着的,门里边,一位身穿防护服的护士一动不动地守在那里,像站岗的哨兵似的。偶尔有人要进,或有人要出,她都要仔细询问后决定是否给予通行。

病区里是难得一见的宁静,除了脚步匆忙的医护人员,很少看到有其他人的身影。

“今天有25个住院病人,其中22个病人都没有家属陪护。”内分泌科的吴敏医生说,病人在门诊就诊时,若需要住院,门诊医生会在评估病人的病情后,提醒家属尽量减少甚至不陪护,以减少交叉感染;病人办理入院手续时,住院医生会再一次作出提醒。

“住在这里,医生负责,护士细心,还要什么陪护哟!”正在内分泌科住院的患者殷先生笑着说,他们同病房的几个人都是糖尿病患者,时常乏力、头晕,因为身体不舒服难免脾气也不大好,而护士总是轻声细语的,虽然没有亲人在身边陪着,病友们也都处得像朋友,也就没那么孤单了。他的话引起了同病房患者们的共鸣,看到记者,大家争先恐后地要点名表扬自己心目中的好医生、好护士,病房里的气氛十分轻松。

想家人的时候,就打个视频电话

楼下是肿瘤科病区,医院刚一恢复日常诊疗服务工作,这个科室就满床了,这一天依然如此。虽然满床,但病区里也很安静,没有病人和家属在走廊上走来走去,也没有人“串门”。大家都待在各自的病房里,戴着口罩,安安静静地看着低音量的电视,偶尔低声交谈。

其中一间病房里住了3个乳腺癌患者,目前都在接受放疗。52岁的杨女士来自云梦,去年做的手术,之后一直在做放疗,疫情发生后,她不得不暂停治疗,开始了焦急的等待。3月15日,得知孝感已宣布逐步解封,杨女士迫不及待想到孝感来住院,可是村子里的路还封着,等了3天,路障终于撤了,她起了个大早来挂号,却被告之肿瘤科的床位满了,需要排队等候。回家等待的那几天,她的心情很烦躁,等到3月23日,医院通知床位排到她了,她连夜赶来孝感办理入院手续。如今,她已在病房里住了一个月,为了安全起见,她没有让爱人陪护。“我有3个孙子,最大的9岁,最小的3岁半,我想家了就看看他们的照片,有时也打视频电话。”说起家人,杨阿姨眼睛里盛满了笑意。

隔壁床患者来自安陆,也姓杨,由老伴陪着住院。“他也做了新冠肺炎筛查的,每天也测两次体温,每天陪着我待在病房里哪儿也不去,饭菜都是医院食堂送到病房来的。”杨阿姨说,她刚住院时,有几位亲戚要来探望她,都被她拒绝了,“这个时候不适合来探望,既是为了他们也是为了我们着想。”杨阿姨还告诉记者,住院前,她的儿子儿媳都在浙江打工,孩子由他们在老家照顾,这次住院,儿子儿媳就把两个小孩带到浙江去上学了。

病房24小时封闭管理,拒绝探视

医院恢复日常诊疗服务工作以来,疫情期间积压的普通患者蜂涌而来,不少科室一床难求。在孝感市中心医院,肿瘤科、血液科、呼吸内科、耳鼻喉科、泌尿外科、心胸血管外科均人满为患,等待住院的患者排起了队。

当下处于“外防输入、内防反弹”防控阶段,为防止院内感染,孝感市中心医院对住院患者作了一系列防控措施。

首先,住院患者及陪护人员需要排除新冠肺炎;

第二,住院期间确需留陪者,只能固定陪护1人,无特殊原因不能更换。陪护期间,凭发放的陪护证限时限次出入病区。

第三,病房实施24小时封闭管理,患者及家属无特殊原因不得离开病房;

第四,患者及家属不能互串病室,必须佩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保持社交距离。

第五,患者及陪护人员每天检测2次体温,出现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需服从医院统一管理,按相关流程转至相应病区或病室。

孝感市中心医院医务科相关负责人提醒,近期我国疫情防控形式持续向好,但是我们依然面临很大的风险,疫情防控形式依然严峻复杂,希望患者及家属能够多一些理解,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

来源:风铃岛

编辑:彭丽雯

审核:余明华

终审:吴志军 魏保东

出品:孝感广电云上孝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