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防灾减灾日 | 遇到灾害怎么办?这12条卫生应急知识要记牢!

05-12 09:58  

全国防灾减灾日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而设立,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一方面顺应社会各界对中国防灾减灾关注的诉求,另一方面提醒国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更加重视防灾减灾,努力减少灾害损失。

防灾减灾日的图标以彩虹、伞、人为基本元素,雨后天晴的彩虹韵意着美好、未来和希望,伞的弧形形象代表着保护、呵护之意,两个人代表着一男一女、一老一少,两人相握之手与下面的两个人的腿共同构成一个“众”字,寓意大家携手,众志成城,共同防灾减灾。整个标识体现出积极向上的思想和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之意。

2020年5月12日是第十二个全国防灾减灾日

主题是“提升基层应急能力,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

通过设立 “防灾减灾日”,定期举办全国性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有利于进一步唤起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关注,增强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普及推广全民防灾 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提高各级综合减灾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

以下12点要记牢!

来源: 国家减灾委  国家应急管理部   国家卫健委应急办   长江云

编辑:孙亚莉

审核:余明华

终审:吴志军  魏保东

出品:孝感广电云上孝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