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胡五清:“绣”出高岗村的“民生温度”!

05-25 11:45  

"基层设施不断改善,乡村面貌全面改善,人居环境持续提升,村民的钱袋子越来越鼓、幸福感越来越强……"近日,全国人大代表、孝昌县王店镇高岗村党支部书记胡五清接受记者采访,在谈起村里变化时,脸上洋溢幸福的微笑。

留守独居老人怎样才能得到更好的照料?去年3月,全国“两会”胜利闭幕后,回到村里的胡五清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在一次支部主题党日活动中,胡五清提出了“幸福食堂”的概念,“党的政策这么好,村集体收入也在逐年增加,如今独居老人吃饭难是个问题,应该想办法解决。”于是,高岗村“幸福食堂”应运而生,80岁以上高龄老人、60岁以上困难老人可免费在这里就餐。

近些年,高岗村不仅成立了园艺绿化公司、建材公司、建筑队和种植养殖合作社,还创办了“三留守”活动中心、“幸福食堂”,修建了幸福广场,村民不仅钱袋子鼓了,幸福感也强了。

对胡五清而言,过去一年收获满满。园艺绿化公司成立,当年便吸纳30人就业,其中一半以上是贫困户。村集体收入突破30万元,全村贫困户相继摆脱“贫困”之名。但胡五清却说,还不能松气,脱贫工作做得好不好,实效是检验的标尺,人民群众自有一番评价。

在这次疫情中,村民们以实际行动给出了答案。

临近107国道、县道和乡道的高岗村,人员流动大,疫情期间面临的防控压力之大,可想而知。仅靠3名村干部,如何守住村大门?正当胡五清感到焦头烂额之际,一条条消息在高岗村微信群里刷屏——

“我是党员,最难的事我来做。”

“我靠党和国家帮助脱贫,我有困难国家帮,国家有难我得上。”

“我们是无疫村,更要严防死守,不能出一点意外。”

党员、村民纷纷报名,一支40人的防疫突击队迅速组建,筑牢了高岗村“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铜墙铁壁”。

那些日子,胡五清没睡过一个囫囵觉,每天早上5点不到起床,排查、值守、消杀、保供……一直战斗到晚上10点,再安排好次日的防控任务,经常到了深夜。夜里也睡不安稳,因为总有电话来。

“基层干部的付出,群众懂!”那些点滴感动让胡五清记忆犹新。

73岁的老支书陈柏昌主动要求参与入户走访、检测体温;代购小组的4名成员,开着私家车东奔西跑,宁愿自己贴油钱,也不让村民多出一分钱;没有请一桌客,没有放一挂鞭,疫情期间的高岗村,没有一起红白喜事,群众们用实际行动支持着防疫工作。

高岗村最终将“无疫村”坚守到了最后。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生机与活力又回到了村里,胡五清也开始奔走,倾听村民最真实的声音,为参加全国“两会”做准备。

胡五清说,村民们期盼的幸福生活、向往的美好未来,是群众的心声,更是激励他奋斗的号角。他将做好传递群众心声的“邮递员”,把农村、农业、农民遇到的问题反映上去,把党的政策带回来宣传好,继续苦练“绣花”功,绣出群众的幸福期盼,绣出高岗村的美好明天。

来源:孝昌融媒

编辑:张霞

审核:余明华

终审: 吴志军   魏保东

出品:孝感广电云上孝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