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感日报讯(记者黄华 通讯员陈嘉能 焦琛)今年6月5日是第49个世界环境日,孝感市生态环境局举办新闻发布会,通报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医疗废物处置等热点问题。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孝感市生态环境局及时组织制定了《孝感市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医疗废物应急处置工作方案》和《孝感市生态环境局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实施方案》,组织孝感中环公司启动应急处置工作。协同市卫健委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型冠状肺炎疫情医疗机构、留观点、医务人员生活区废物分类处理的紧急通知》,从废弃口罩到各留观点的废水、废物,从垃圾分类到集中收集处理,形成了对医疗废弃物全种类、全流程的工作闭环。
随着疫情的发展,全市医疗废物收集量从最初的每日5吨左右增加到最高峰的24吨。孝感市生态环境局按照1倍以上比例的要求,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社会各界的支持,全力以赴配套、提升应急处置能力,点对点落实应急处置设施。争取到湖南薪火传公司、河南省生态环境厅支援的6台应急处理设施;争取到天津市环科院、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捐赠的3台应急处理设备。孝感市医疗废物应急处置能力由10吨/天增加到40吨/天,1月23日-5月31日,全市共收集医疗废物1476.633吨,全部安全处置,做到了“应收尽收,日产日清”。
为应对处置能力不足,可能造成二次污染的风险,孝感市生态环境局第一时间建成了30吨的临时医疗废物暂存库,并在汉川、大悟两个处置点分别建设了两个容积10吨的临时暂存库。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新形势下,孝感市生态环境局建立了疫情防控生态环境执法工作机制,规范和完善了生态环境执法人员调配、信息调度、案件调查及应急保障等工作制度,重点加强对医疗废物产生单位、医疗废物道路运输单位以及医疗废物处置企业的执法监管,加大了现场监管执法频次,督促定点医院和集中留观点对医疗废物和生活废物分类收集,全面落实严格分类缩增量。指导督促各医疗机构、医疗废物处置和应急处置单位运行正常。
针对疫情期间暴露出来的不足,采取措施补短板。孝感市生态环境局将协助市中环公司尽快开展迁址扩建工作,形成30吨/天的处置能力。加快市固体废物处置中心建设进程,形成20吨/天的应急处置能力。拟在各县(市、区)分别新建一座容积不低于10吨的医疗废物暂存库。目前,三个项目均已进入重点项目库,即将组织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