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49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10例(四川4例,重庆2例,陕西2例,上海1例,福建1例),本土病例39例(北京36例,河北3例);无新增死亡病例;新增疑似病例1例,为本土病例(四川1例)。
张文宏深夜发声
精准防控不伤全局将是中国抗疫常态
昨天23:06,张文宏微博发文,带来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
张文宏微博称:
从6月11日以来,北京发现44例确诊病例,还有一些主动筛查中发现的无症状携带病例。
好消息是所有病例都与新发地市场有关,没有看到无传播途径的病例,说明防控处于疾病扩散的早期。按照目前的处置力度与速度,这场疫情可控。
坏消息是新发地市场的吞吐量惊人,后续是否会出现新的爆发点现在不可知。尽管如此,北京在防控措施方面做到了快速处置与精准管控,防疫强度控制在有限的范围内,确保了整个北京的有序运行,除了暴发疫情的优先街区外,其他地方仍维持正常的社会运行。这种防控模式,为将来中国各地防控散发病例而又不影响社会运转提供了很好的样板。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世界疫情会此起彼伏,中国不可能永远保持封闭,亚洲地区也会逐渐开放,中国会随之逐渐打开。
张文宏表示,今天北京所做的精准防控,及时处置,不影响全局的防控策略,应该是今后全国各地防控的常态。让疫情在接近零病例的水平波动,让生活在接近常态化的水平继续,是近期的明智选择。这次发生在北京的小规模疫情,后续发展虽有不确定性,但中国在第一阶段积累的经验,以及这次疫情的初发时间点应该是 6月初,现在的积极和精准管控应能奏效。
来源:中国青年报
编辑:杨阳 实习编辑:张蓦然
审核:余明华
终审:吴志军 魏保东
出品:孝感广电云上孝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