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感文昌社区有群“宝藏”老兵,真好!

07-09 09:46  

孝感日报记者黄佐君 通讯员姚立

“社区居民有1万余人,工作人员只有15人且都是女性,服务工作压力大。退役军人服务站成立后,辖区内退役军人主动帮忙,我们工作畅通了多了。他们就是我们社区的‘宝藏’。”7月3日,孝南区广场街道文昌社区原社区党委书记、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梅艳华说。

文昌社区辖区内,有空降兵某部、军休所等5个驻军单位,做好“双拥”工作、服务现役和退役军人是社区的重要工作之一。

走进文昌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处处能感受到浓浓的拥军氛围:墙面上张贴着现役和退役军人典型代表的照片,军民之家、军娃活动室、知心军嫂室、军人学习室等场所一应俱全。

空降兵某部四级军士长张毅,老家在四川,转业之前在选择回原籍安置,还是随家属在孝感安置的问题上,内心非常纠结。

“到这里以后,我第一感觉就是‘老班长’特色文化特别亲切,服务站工作人员非常贴心地为我讲解各类安置和优待政策,这使我感到没有后顾之忧,坚定了转业在这里工作的信心。”去年,张毅如愿安置到广场街道工作。

文昌社区于2018年12月设立退役军人服务窗口,2019年5月挂牌成立退役军人服务站。

自从有了服务站,退役军人们找到了“娘家”。

现在的退役军人服务队队长叶光杰以前是“刺头”,来社区办事常常心有怨气,让社区工作人员头疼不已。服务站成立后,叶光杰从“刺头”转变成服务队长。他把社区的困难当作自己的困难,心平气和、苦口婆心帮社区推进工作。

在今年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在文昌社区退伍军人党支部引领下,叶光杰带头组织杨成瑜、冷涛、严祥涛、叶超等数十名退役军人,参加文昌社区疫情防控工作。搭建救灾帐篷、运输生活物资、路口卡点值守、开展防控宣传等。

“退伍不褪色,退役不退志,正是这群退役军人,为文昌社区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胜利打下了坚实基础。”梅艳华说。

在文昌社区,年轻的退役军人血气方刚,年迈的退役军人散发余热。

周金元现年70多岁,是一名老退伍军人,居住在原粮食车队小区。小区实行水、电、气改造,周金元第一个主动提出帮社区做通居民思想工作。

家住建行小区的徐殿丰也是名老退役军人,还是“老班长调解室”调解员。居民提起他,无不交口称赞。

一次,有两家住户因漏水赔偿谈不拢,闹到社区。徐殿丰主动参与调解。他站在邻里角度,从邻里感情、法律标准等方面对两户人家进行劝导,消除分歧,达成调解赔偿。

如今,“老班长调解室”成为文昌社区的一张名片。社区9个网格,30多个小区都有“老班长”,随时帮助社区宣传新政策、调解新纠纷、推进新工作。

在文昌社区,退役军人们找到了新的归属,社区找到了丰富的“宝藏”,“双拥”工作开出双赢的花。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