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安陆:脱贫攻坚“双轮驱动”惠民生

07-22 09:24  

孝感日报讯(特约记者程荣东)仲夏时节,湖北省安陆市接官乡杨冲、刘铺等村连片千亩太空莲盛开,前来观光、采莲的游人络绎不绝。夜晚,百余农户采莲子,顶上头灯如星火流转,成为一景。

“村里去年流转450亩洼地种植太空莲,鲜莲蓬、干莲子走俏市场,今年全乡扩种到1000亩。”村支部书记罗厚云介绍,这个基地采取“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农户”的运作模式,去年除村集体管理费、村民土地流转费外,合作社还接纳贫困户务工,累计发放劳务报酬70余万元。“贫困户王基朝夫妇仅务工一项年收入3万元。”

今年以来,为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对脱贫攻坚的不利影响,安陆坚持产业脱贫与就业扶贫一起抓,通过壮大产业促进贫困户就业,把脱贫成果巩固在产业链上。全市57个贫困村均发展1个以上的特色产业,形成山区食用菌+畜禽+油茶、平畈优质稻+水产养殖、河畈特色蔬菜的扶贫产业发展格局。孛畈镇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辐射3个乡镇12个村,规模已经发展到120万棒,带动了117个贫困户、56个一般户脱贫增收。接官乡的太空莲和辣椒、巡店的蔬菜、木梓的肉牛等“一乡一品”产业初具规模。

该市连年调整优化产业扶贫奖补政策,通过提标、扩面、降门槛加大奖补力度。今年市财政列支800万元进行奖补,奖补范围由6大类18项增到7大类27项,限额从每年每户5000元增加至8000元。列支200万元,用于对带贫益贫市场经营主体奖补。各乡镇也出台激励措施,吸纳市场主体参与产业扶贫,鼓励贫困户自主发展产业。

在培育壮大产业的基础上,安陆以就业为首位目标,着力构建贫困户与产业的利益联结机制,将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吸收到企业、基地、扶贫车间工作,让其获得工资性收入,实现了贫困户在产业中就业,最大限度地保障贫困户脱贫不返贫。依托已建成的92个扶贫基地、扶贫车间,以及开设的公益性岗位,已安置1914名不能外出贫困人员就近就业。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