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高考录取期间防骗指南请收好

07-31 10:39  

每年高考成绩发布后,

总有不法分子

利用考生和家长的急迫心情,

设局诈骗。

必须警惕!

为了避免更多的家长受骗

小编整理了高考招生中

出现的老骗局新套路

一起来看看,谨防骗局

一、伪造虚假查分网站

诈骗分子通过短信发送虚假查分网址,让考生输入身份证号、姓名、手机号、银行账号等信息后,将这些信息记录并贩卖,或者根据这些信息进行精准电信诈骗。

要知道,正常情况查分的官方渠道只有一个,即考生所在省教育考试院,可登录其网站或官方微信等进行查询。

二、谎称有“内部指标”或“特殊关系”

不法分子自称是高校或招生办某领导的熟人、亲戚、朋友,有“内部指标”“机动指标”“高校自主招生指标”“点招”等名额,谎称可通过交钱换取内部指标、点招指标及计划外指标等,降分录取未达线考生。

三、混淆高等教育的不同类型

故意混淆成人教育、高等自学考试,一些骗子利用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办学大众化、多元化发展形势,把普通高等学校与现在其他高等教育形势混淆。比如网络教育、成人教育、自学考试,声称只要肯花钱就可以上大学甚至上名牌院校。考生入学后才知道,并不是普通高等教育的本、专科,而是自考试点班、成教预备班或网络学院。

四、艺术生交钱包录取

艺术类招生种类繁多,投档排序规则和操作程序复杂,加上省外艺术类招生计划要根据生源情况在全国范围进行调整,致使录取持续的时间较长。一些不法分子抓住考生和家长的急切心理,利用录取持续时间长的特点,声称只要交钱就可以从中运作“帮忙搞定”,或以“不交钱就不录取”“不交钱就退档”威胁考生和家长,达到诈骗钱财的目的。

五、冒充高校招生人员

不法分子伪造文件、私刻印章,设立报名处和咨询电话,假冒高校招生人员,谎称手中掌握高校“内部指标”“机动计划”、定向招生计划等,让家长先付定金,然后迅速撤离。由于军队招生与普通招生不一样,包括政治考核、面试、体格检查等多重环节,而且历年招生形式会有一些变化,骗子更容易借此机会,混淆视听。比如打着军校招收“地方委培生”“自费生”的幌子,甚至通过伪造军队公文公章,冒充军队机关或招生部门人员,许诺教育部门认可学历、毕业后一律安排到部队工作等。

六、提前获知录取结果

利用大家不熟悉招生程序,骗子鼓吹自己“上面有人”“保证录取”,公开叫价。实际上,省教育考试院会进行网上公开征求志愿计划,不会私下打电话。

七、伪造录取通知书

骗子通过邮局,向考生寄送伪造的录取通知书,让考生将学杂费事先打入银行账户内。

八、谎称提前发放助学金

骗子自称为教育局工作人员,可以对困难考生或者成绩优异考生提前发放助学金,再不领就要过期,然后骗子指挥受害人去ATM机转账。

九、低分能”跳档“录取

每年招生期间,都会有人自称有办法让不够一本线的考生录取到一本院校,不到本科分数线的能录取到本科院校。

来源:菏泽公安

编辑:彭丽雯

审核:黄黎

终审:吴志军 魏保东

出品:孝感广电云上孝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