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时节,不要把心肌梗塞当中暑!

08-11 09:41  

三伏时节,气温一路飙升,长时间户外活动或作业极易中暑。专家提醒,夏季也是心肌梗死高发季节,且心肌梗死与中暑症状十分相似,因此需提高鉴别能力,以免耽误治疗。

今年46岁的鲁先生是一名户外建筑工人,日前他在工地上突然出现头昏、胸闷、呕吐等症状。同事以为他是中暑,便将其抬至阴凉处休息,并喂服降暑药物。可一个多小时后,他依旧胸闷心慌,同事赶紧将其送往医院就诊。一检查才发现,鲁先生是急性心肌梗死,好在医院及时组织抢救,才得以脱离危险。

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急救科主任王军介绍,夏季气温较高,人体新陈代谢显著加快,人体水分通过汗液大量蒸发,造成血液黏稠度增高,易出现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从而诱发心肌梗死。

王军说,心肌梗死与中暑发作时症状有些相似,均会出现面色苍白、胸闷等症状,但仔细观察能发现两者存在区别。一般来说,中暑病人常伴有体温升高,面色由潮红变苍白,出汗部位常在胸、背、额头、脖子及腋下。胸闷气短症状在适当补液和远离高温环境后明显改善。而心肌梗死病人早期会出现皮肤温度降低,出冷汗伴面色苍白,且出汗点多集中在手掌心和脚掌心。此外,心肌梗死病人的胸闷常伴有胸痛和濒死感,转至阴凉处得不到缓解,或缓解后再次出现。

王军建议,心血管疾病患者在夏季应注意避免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下活动,注意休息和补液。在出现疑似中暑症状后,亲友应注意观察患者的体温、面色、出汗等情况,避免误将心肌梗死当作中暑。


来源:新华网

编辑:孙亚莉 实习编辑:张蓦然

审核:黄黎

终审:吴志军 魏保东

出品:孝感广电云上孝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