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家中央媒体聚焦孝昌自主脱贫“领头羊”唐根根!

08-26 18:52  

      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孝感人民正以怎样的姿态奔向小康?

8月26日,由中宣部组织的“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主题采访报道团走进孝感,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求是杂志社、光明日报社、经济日报社、中国日报社等13家中央媒体的记者组成采访团,将镜头和笔触对准“大学生羊倌”唐根根,听他讲述自己的小康故事。

       金秋八月

孝昌县邹岗镇校堂村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羊儿呀——”“咩——”随着一声吆喝,500多只羊儿涌出羊圈,向着青青山岗奔去。

        

         走在最前方的“头羊”

身着明亮的黄色衣衫正是今天的主人翁:唐根根

       28岁的唐根根,是孝昌县根根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因自幼患病,不长个子,身高只有1米4左右,看上去还像一个十来岁的少年。

在养羊以前,唐根根一家生活困窘。父亲身患重病,几乎丧失劳动能力。母亲何华云外出务工,艰辛地支撑着这个家。2014年经村“两委”民主评议,唐根根家被评定为精准扶贫的贫困户对象。

2016年大学毕业后,唐根根求职四处碰壁,索性回乡接管了家里的羊群,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养殖。在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他申请贴息贷款,申报专项资金,创办邹岗镇和谐家庭生态农场,成立“孝昌根根种养殖合作社”。如今,他的生活如芝麻开花节节高,年收入达10万元,还带动乡亲们一起科学养羊,共同致富。

       唐根根自力更生脱贫致富的事迹,被拍摄成扶贫主题微电影《头羊》,他因此成为家喻户晓的青年励志典型,还被国家扶贫办作为“两扶”典型案例推广。

       2019年,唐根根入选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候选人,当选敬业奉献类“中国好人”。

      “能看出来唐根根虽然个头很小,但精气神十足,体内蕴含着巨大的能量。尤其是在放羊时的那种精神状态,发自内心的喜悦洋溢在他脸上,是非常鼓舞人心的。”

       新华社湖北分社记者潘志伟


新华社湖北分社记者潘志伟感慨

唐根根是学成归来

扎根农村的新时代青年代表

在他身上点燃着奋斗的激情

闪耀着青春的光芒

“先天残疾,却自强不息,小羊倌干出大产业,他身上展现出来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宣传。”

《工人日报》湖北记者站站长张翀


《工人日报》湖北记者站站长张翀表示

将用自己的文字

讲述孝感人民奋斗奔小康的故事


        “从唐根根身上,我感受到了孝感人民脱贫的决心和跟命运斗争的勇气。我觉得他可以进一步探索科学长效的利益联结机制,帮助更多乡亲通过养殖走上致富路。”

《农民日报》记者莫志超



来源:孝感日报

编辑:孙亚莉

审核:黄黎

终审:吴志军    魏保东

出品:孝感广电云上孝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