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在韩国仁川国际机场,编号为01的运-20运输机缓缓滑行,这是运-20第一次在韩国降落。然而,这一次,运-20的到来肩负着一项重要使命,就是接在韩国的117名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家。在国庆和“烈士纪念日”前夕,这些为国牺牲的烈士,终于能够魂归故里!
运-20首次抵韩迎接志愿军烈士遗骸
9月27日上午,中韩两国在韩国仁川国际机场举行隆重的交接仪式,韩方向中方移交117名志愿军烈士遗骸。在交接仪式现场,中韩两国的礼兵整齐肃立,鲜艳的五星红旗,覆盖在每一位烈士的棺椁上,这是烈士们曾经用生命捍卫的国家尊严。为了迎接烈士回家,中方首次派出运-20军用运输机前往韩国。值得注意的是,运-20机头部位的编号01,体现了祖国对烈士们的无上尊崇!
退役军人事务部褒扬纪念司副司长 李敬先:此次从韩国迎回志愿军烈士遗骸117具,是2015年以来交接迎回烈士遗骸数量最多的一次
中国用最高礼遇迎接烈士回家
9月27号中午,当运载烈士遗骸的运-20运输机进入我国领空后,两架歼-11B战机出现在左右两边护航。当运-20降落在沈阳机场时,四辆消防车分布在两侧,喷射出巨大的水柱,形成一道壮观的“水门”,寓意接风洗尘,这是中国用最高礼仪迎接烈士回家。
印章寻亲 三位志愿军烈士后人全部找到
从2014年到2019年,韩国分六个批次,先后向中国移交了599名志愿军烈士遗骸。本次韩方移交了117名烈士的遗骸。在向中方移交遗骸之前,韩方仔细整理了烈士们生前的印章、水壶等遗物。其中,韩方发现了三枚清晰可辨认的印章,生前的主人分别是马世贤、林水实、丁祖喜。经过中方各部门的努力,这三名烈士的籍贯信息已经查明,而且都找到了他们的后人。
中韩携手抗击新冠疫情 经贸数据逆势增加
今年上半年,在共同抗击新冠疫情的行动中,中韩守望相助,两国政府和民间相互捐赠了大量医用物资。疫情过后,中韩又率先开通了“快捷通道”,双方人员和经贸往来更加安全、便捷。韩国全国经济人联合会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韩国对中国出口同比上升1.5%,外国人投资方面,中国是唯一一个,对韩投资金额和比重都在增长的国家。
今年前7个月,中国对韩国直接投资额同比增长2.8倍,达8.56亿美元,在所有外国对韩投资金额中,中方的比例从去年上半年的3%增至今年的11.2%。9月份,中韩两国外交部门和智库接连举行视频会议,共商“后疫情时代”的国际合作。双方都认为,中韩两国都是全球化的受惠国家,应该维护多边主义,积极支持国际机构发挥作用。
韩国外长:无意加入
“四方安全对话”牵制中国
9月25号,韩国外交部长官康京和在一场视频会议上表示,韩国无意加入“四方安全对话”。这一对话机制由美国、日本、印度、澳大利亚发起,主要目的是在印太地区牵制中国。韩国外长康京和表示,忽略他国利益的任何构想都不是好主意,选择特定国家无助于国家利益,韩美同盟是安全框架的基石,同时也要注意到,中国是韩方第一大贸易伙伴。稍早前的9月12号,韩国外交部第一次官崔钟建访美时表示,尽管韩美之间存在军事同盟,但是韩方与中国保持着密切的关系,这一原则不会轻易改变。
中韩关系改善促成志愿军遗骸回国
长江新闻号:今天,经过中韩两国的共同努力,117名志愿军烈士的遗骸终于回家了。这些烈士牺牲在韩国境内,背后有哪些历史渊源?
王俊生:大家可能也注意到,因为今年是中国志愿军入朝作战70周年。其实我们看那一段历史大量的志愿军在朝鲜半岛牺牲。其中一部分就是在“三八线”以南,在韩国境内。而且当时因为种种原因的牺牲烈士就地掩埋了。我们知道朝鲜战争期间,中韩关系是一个敌对的关系。随后在冷战期间,中韩又分属不同的阵营所以这个问题迟迟没有得到解决。中国人民志愿军在韩国的遗骸回到国内当时谈判这件事正值朴槿惠政府上台之后中韩关系一度进入蜜月期,其实也是在那个背景之下决定中国人民志愿军在韩国的遗骸运回国内。
中国人崇敬英雄 重温历史汲取力量
长江新闻号:中方在国庆节前夕,以极高的礼仪迎接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具有怎样的重要意义?
王俊生:中国有尊重英雄的这样一个传统,我们当年把这些人民志愿军称为“最可爱的人”。那么在当前这样一个新冠疫情仍然没有结束的背景之下,我想我们更需要重温一下这些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中国今天的发展做出很多牺牲的人。把这些英雄们 “最可爱的人”迎回到国内的时候,很多人自然会想到1950年那样一场朝鲜战争,那样一场战争打赢了也打出了中国这样一个大国地位,打出了这样一个气势。所以我想在今天这样一个背景之下我们再重温这样一段历史我想会更给我们一个启示。
如果说某些国家妄图通过打压的方式,就想让中国屈服我觉得这个纯粹是妄想。实际上对于我们中华民族而言,对中华儿女而言,也是一个爱国主义教育,也就是说我们不用担心,不用害怕,不畏惧任何外在的这种所谓的艰难险阻。所谓的这种打压我觉得我们踏踏实实的做好自己的事情胜利成功一定会属于我们。
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
代表中韩关系处于高水平
长江新闻号:从2014年至今,韩国多次向中方移交志愿军烈士遗骸,这一举动包含怎样的政治和外交意义?
王俊生:在韩国的中国人民志愿军遗骸运回到我们国内,它是代表了中韩关系发展的高水平这样一个关系。我想实际上它是代表超越历史,面向未来所谓的超越历史,就是我刚才讲的在朝鲜战争上我们是对手在冷战期间分属不同的阵营,我想这一段历史中国也好,韩国也好,我们都不想再重演。当今的中韩关系无论是在经贸,在文化,在地区问题上,譬如在朝鲜半岛问题上,我们拥有非常多的共同利益。因此中韩关系自1992年建交以来发展非常迅速,如果说我们站在今天这个起点上往前看应该说,未来中韩关系的这样一个发展潜力仍然是非常大的。
中韩携手应对疫情为各国提供借鉴
长江新闻号:当前,中韩两国都成功控制了新冠疫情,两国合作的重点,也转向了“后疫情时代”的国际合作,您对此有何观察?
王俊生:大家都伸出援手,我想这一点对于目前的这样一个疫情,后无论是抗疫也好,还是复工复产也好,有很多的启示。一方面新冠疫情作为一个流行性的疾病是地区和全球面临的一个公共卫生事件,如果说没有各国密切的配合相互的合作共同的应对,我们可以想象这个疫情我们能控制得住吗?当然控制不住。
那么第二个方面,我想就是科学地应对其实我们注意到新冠疫情爆发之后,相关的国家一味地就是禁止入境,但我们看中韩之间通过科学地合作我们让正常的人员往来正常的经贸合作不受影响。所以我想这两个方面实际上对于后疫情时代在全球层面的抗疫和经济合作也就是复工复产,我觉得都有非常大的一个借鉴意义。
韩国在中美之间保持中立是明智选择
长江新闻号:最近,美日印澳等国家希望拉拢韩国,一起牵制中国,但是韩国却表示无意加入,您对韩方的态度有何评价?
王俊生:实事求是地讲,韩国面临的压力是非常大的。因为美韩军事同盟的存在美国在韩国国内经营的各种影响力对韩国各个方面施加的压力是巨大的,当然他是希望韩国和他一起对中国进行施压,我觉得从韩国的角度主要是基于两方面考虑。
一方面中韩之间在经贸上,在文化上,在地区问题上譬如说朝鲜半岛问题我们拥有巨大的共同利益。另一方面也是基于这个问题是非曲直,确实这个正义这个理在我们中国这一边。所以在这个背景之下我们看到韩国,他这个外交在中美竞争的大背景之下,他试图走出一个不偏不倚中立的这样一个立场,当然他背后面临美国巨大的压力。所以我想韩国此举应该是受到肯定受到赞赏是有智慧的这样一种选择。
来源:湖北网络广播电视台
编辑:张霞
审核:黄黎
终审:吴志军 魏保东
出品:孝感广电云上孝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