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天津进境冷冻食品外包装标本检测出新冠病毒,让国内冷链市场在疫情下的安全性再度受到广泛关注。为切实加强常态化防控工作,11月9日,国务院发布进口冷链食品预防性全面消毒工作方案,部署加强进口冷链防疫。
孝感城区各大商超进口冷链产品销售情况如何?在售的冷冻产品是否安全?11月10日和11日,孝感日报记者分别来到孝感城区交通路武商超市、长征路中百仓储、沃尔玛、乾坤购物、大润发、悦活里等大型商超进行探访。
需求量低,大部分商超不再出售进口冷冻产品
经过两天走访,记者发现,消费者对进口冷链产品需求下降,出于安全考虑,武商超市、长征路中百仓储、乾坤购物、大润发等大部分商超不再出售进口冷冻产品。
10日下午2时40分,在交通路武商超市,记者发现超市内仅有国产速冻水产上架销售,冷冻产品区域显得比较冷清。营运主管郭女士介绍,受疫情影响,超市速冻水产销售低迷。为确保安全,超市按要求定期或不定期开展速冻水产检疫检测。
“这次天津被检测出新冠病毒的冷冻产品,我们立即进行全面排查,没有这类货物。”郭女士表示,超市方面也在及时关注疫情相关信息,一旦发现问题,会迅速组织自查,并加强管理,实施每日两次的清洁消毒。
当天下午3时左右,记者在长征路中百仓储了解到,该超市从3月份起已下架所有进口速冻水产,目前在售的均为国产速冻水产,在产品上方显眼位置还悬挂着检疫报告。
水产专柜销售人员张女士介绍,受疫情影响,速冻水产销售额已从每日一万元,下降到三千元。“虽然销售额大幅下降,但不会影响超市做好速冻水产检疫检测。”张女士一边介绍一边向记者展示最近做的核酸检测报告。
类似情况也出现在乾坤购物和大润发超市,超市冰柜里各类冷冻食品种类繁多,包括面点、水产、牛排、禽肉等等,不过细看产地,绝大部分是国产的。记者观察发现,一些产品标明原料原产地为越南、挪威、泰国、新西兰等国家,但细看生产厂家均为国内地区。
严格把关严格把关,部分商超为商品打上追溯码
总体来看,位于保丽广场二楼的沃尔玛超市,销售的进口冷冻产品品类较多。
10日下午3时30分左右,在沃尔玛进口商品区域,记者看到超市进口冷冻产品主要有泰国生冷冻南美白对虾、智利三文鱼扒、新西兰美露鳕鱼柳、澳洲冷冻牛腱、原切阿根廷进口牛肉等。
柜面上摆放着产品介绍,还标明了“产品可溯源、食用更安全”“全程冷链配送、保鲜保质”等字样,柜面玻璃上张贴着“野生捕捞全程可追溯”。当记者询问消费者能否扫码查询产品情况时,正在冷柜清点产品的工作人员表示拒绝接受采访。
11日早晨9点,大润发超市迎来客流小高峰。记者看到,该超市没有销售进口速冻水产,所有国产速冻产品外包装上均有追溯条形码,供超市进行售卖商品信息追溯。
当日10时左右,在万达广场悦活里超市,记者在冷柜前,仅发现一款进口冷冻产品挪威三文鱼刺身。产品上标明了价格158元/500g、产地挪威、等级合格等字样。
“挪威三文鱼刺身的检疫检测证明我们都有,消费者可放心购买。”当记者向工作人员提出没有看见该进口三文鱼的检测报告时,超市行政处长肖女士告诉记者,并从手机里翻出该产品的报告单页向记者展示。
受疫情影响,超市销售的进口速冻水产品类较少,肖女士介绍,超市在采购方面严格把关,所有进口产品冷冻产品,都要有检疫检测报告才能入场。有顾客购买进口冷冻产品时,超市方会做好登记,录入台账,包括商品名称、批次、顾客姓名、联系方式、购买时间等,方便追根溯源。(孝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