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骗的人会乖乖找警察吗?
想多了!
他们自欺的能力,
超乎你的想象力。
// 01
11月初,湖北孝感。
在被“数字币”杀猪盘骗走20万后,
赖先生(化名)报了警,
但没过几天他就开始病急乱投医。
他找“投资群”群友支招,
(实际上群里都是骗子)
群友怂恿他:
“再投10万,钱能拿回来,
以前有过这种情况。”
↑ 赖先生被骗的转账截图
赖先生索性一条道走到黑,
拿房本,带上典当行的伙计,
直奔市民之家办手续。
准备把房子抵押10万继续投给骗子。
他的家人劝不住,拨打96110,
民警刘sir打电话劝,也完全阻止不了。
赖先生仿佛魔怔一般,
倔强地坚信抵押房子的10万,
能赎回之前“投资”的20万……
于是,民警的神操作来了,
电话里转而怒斥典当行伙计:
“他被洗脑了,你们动他房子,
就等着承担法律责任!”
↑ 头发花白的刘sir
伙计吓得赶紧终止,
民警也骑摩托赶到,
赖先生的房子总算保住。
受骗者总是自欺地相信侥幸,
殊不知那也是精心设计的骗局。
// 02
有心存侥幸的自欺,
也有被恐惧裹挟的自欺。
被投资理财陷阱骗走170万后,
汉川40岁的刘先生发现了不对劲。
在他的质问下,
骗子毫不慌张地继续忽悠,
以不继续投入会产生大额逾期,
公检法将上门追款抓人为由,
恐吓刘先生继续投钱。
105万。
这是被吓得晕头转向的刘先生,
按骗子吩咐准备好的钱。
比起失去钱财,他更怕失去自由。
在即将汇款的前一刻,
他灵光一现拨通96110咨询。
巨大的金额数字可把接警员吓出冷汗,
经过正经“公检法”的规劝,
刘先生总算醒悟过来。
差一步,
又有百万钱财落入骗子腰包。
// 03
比起十万、百万的巨款,
千元“小钱”也会让人走进死胡同。
30岁的孝昌家庭主妇小丽,
从刷100返136的刷单陷阱里,
尝到甜头,欲罢不能。
刷到2000元时,她发现无法提现。
对方反复搪塞、推迟,
一味要求小丽继续投钱。
尽管骗局已经十分明显,
但小丽仍深不疑。
整整一天,她抱着手机,
魔怔一般不断继续刷钱,
两千、三千……直到刷进去八千,
她的家人才发觉。
↑ 该案接警员小刘
小丽的母亲打96110电话咨询,
接警员笃定地回复这就是诈骗。
“钱能弄回来。”
小丽拒接电话,倔强地吼着母亲,
语气极致冷漠,毫无情感。
任凭旁边的小孩吵闹她都不理会。
接警员明白,
此刻的小丽心理已经崩溃。
他赶紧要她母亲没收所有银行卡,
同时联系当地派出所上门劝阻。
最终阻止了小丽继续跳火坑。
因自欺而崩溃的成年人,
往往比孩童更加幼稚、倔强。
// 04
坐在小小的96110接警台里,
我还听了很多荒诞的故事。
↑ 96110接警台
有被杀猪盘骗9万多,
怕丢面子拉黑96110,
自己想办法追钱差点又被骗的……
有诈骗投资平台爆雷,老板被抓,
受骗者反而怒斥警方不该抓人的……
为什么明明已经心生疑窦,
却要继续往火坑里跳?
归根结底,
是因为自欺。
受骗者自欺的动因有很多,
恐吓:暴力,或心理压迫;
诱惑:物质、精神上的欲望;
羞耻:怕丢脸,社会性死亡;
难舍:舍不得放弃已投入的成本。
即使觉得99%的可能性上当了,
但仍固执地把1%的可能性留给
侥幸和自欺。
为自己开脱,为骗子解释,
哪怕逻辑再千疮百孔,
也要死死抓住1%可能性的稻草,
最终越陷越深。
而骗子们正是操纵心理的大师,
他们对骗术的研究,
远远大于你对防骗的研究,
他们用千锤百炼总结的言语
制造让你自欺的动因。
所以,
提醒各位,被骗并不可耻,
如不幸坠入骗局,
千万记得在起疑的第一时间,
拨打96110咨询,
壮士断腕,及时抽身。
记住我的三句话:
骗子吃下去的肥肉,只有手铐能逼他吐出来;
骗子说的下一笔转账,永远不是最后一笔;
面子不可能帮你追回钱,但警察可能。
// 05
最后,
还是用想抵押房子的赖先生结尾吧。
就在白天民警帮他保住房子后,
晚上他又自信满满地打来电话咨询,
这次他不抵押房子,而是“还钱”。
原来之前在买“数字币”时,
骗子曾借给赖先生“4万块钱”,
(其实只是诈骗平台里的数字游戏)
现在赖先生想通过还4万元来感动骗子,
从而追回之前被骗的20万。
对此,民警淡淡地说:
“不要对骗子的人性抱有幻想,
因为他们基本没有人性。”
【素材来源:名侦探夏尔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