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孝感米酒”遇上智造 ——探访孝感市首个5G智慧工厂

12-07 11:20  

孝感日报 记者蒋润涛  王德强

制造业与互联网的融合,突破口就是工业互联网。

在2020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上,孝感市申报的米婆婆5G智慧工厂项目,被评为湖北5G+工业互联网十大优秀应用案例;同时,米婆婆智能化工厂也是孝感市首个5G智慧工厂。

5G如何赋能中小企业发展?传统的“孝感米酒”畅游5G世界,又会有怎样的改变?

11月30日,记者来到位于孝感高新区的湖北米婆婆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探访这处注入“智慧”的5G工厂能干啥?

工厂有了“智慧大脑” 整体生产效率提升17%

新建的米婆婆生物科技产业园,占地120亩,总投资3.6亿元。

公司董事长张然介绍,投产后可形成年产15万吨米酒、米酒饮品及低度健康酒的生产能力。

今年6月,湖北米婆婆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联通孝感分公司达成合作,建设5G智慧工厂,助力米酒智能化生产,实现降本增效。

进入中国红风格的办公楼大厅,一块展示米婆婆公司营销网络的电子大屏映入眼帘。屏幕上展示车间内的多个调度平台以及产线监控界面。大屏左边针对能耗有多个数据监测点;中间部分展示销售渠道及分销渠道销量;右边监控网点可对实际生产点位进行查看。

联通孝感分公司为孝感米婆婆搭建的这一套安全、可靠、低时延的“5G混合企业专网”,实现工厂全覆盖、全连接,将产线生产数据、设备的运行数据、视频监控数据、仓储物流数据等进行统一收集管理,并通过联通大数据分析,实时了解工厂生产运行情况,从而对产品从设计、生产、包装到销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在一张5G网络覆盖的基础上,我们为米婆婆建设了5G机器视觉质检、一体化5G无人叉车、5G生产实时监控、5G产线智能监控,以及工业互联网标识体系等五大应用系统。”联通孝感分公司项目负责人张伟告诉记者,生产智能化、运营精细化,将让企业生产效率提升17%。 

“慧眼”识物“机智”过人 检测精度提高35%

淘米放水、搬锅上灶?你脑中想象的米酒制造过程,在米婆婆的5G智慧工厂内,都看不到。

张然介绍,“米婆婆”将制作米酒的工艺分解成林林总总的指标,设计成全套智能化系统,用机器替代手工操作,实现调温发酵5G环境下机器控制,仓储物流工业智能控制。

在米酒装瓶封盖后,要经过高温杀菌,这样才能增加米酒的存放时间。

原先,通常需要3-5个工人进行人工质检,而良品率难以100%保证。

如今,引入机器视觉质检系统,使用5G高清工业相机代替人眼做测量和判断,在质检段采集瓶装米酒图像数据,通过AI智能图像处理系统,对信息进行智能运算,抽取目标特征进行对比,对瓶装米酒内杂质进行检测,过滤不合格产品。

“传统的生产过程质量检测依赖人工和经验,标准化程度低,基于5G的机器视觉质检,解决了传统人工检测的质量不稳定问题,检测精度提高了35%。”张伟说,通过5G产线智能监测,6条米酒产线生产效率提升,能耗数据实时显示,设备故障提前预警。

智慧工厂里有一个不知疲倦的“搬运工”,这个重2.5吨的大家伙,是全省首例一体化5G无人叉车——5G智能云化AGV(移动机器人)。

据介绍,叉车内部集成5G模组,让它在工厂的任何一个角落都不会迷失方向。每3分钟可运送1.5吨米酒,精度在5毫米内,既节约人力成本,又保证瓶装米酒的运送安全。

同时,5G智能叉车可对企业原有成品、半成品货物实现无人化、自动化、智能化管理,与智能仓储系统实现无缝对接,每年可为企业节省人工成本180余万元。

市经信局副局长叶剑刚表示,米婆婆5G智慧工厂,为孝感中小企业转型升级、推动新旧动能转换提供了应用可复制案例,具有良好的产业示范效应。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