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真”作为在先的姓名权,由丁真本人享有,其他人不能随便抢注。那些蹭流量、傍名牌的企业应该明白,商标与产品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从根本上说,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产品和服务本身,并非吸引眼球的商标
近日,四川康巴小伙丁真的视频一时间传遍全网,连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都连发三推,向全世界介绍丁真。携程数据显示,截至12月4日,丁真带动“理塘”“甘孜”搜索增幅分别高达1400%和760%。
当下,流量就是金钱、注意力就是财富。按照“惯例”,网络热词很快就会被有心人注册成商标。比如,前些年的“蓝瘦香菇”“好嗨哟”等。果然,从11月14日开始,国家商标局系统中先后出现了数十条“丁真”相关商标申请,有的来自企业,有的来自个人,涉及项目包括美容面膜、洗发液、化妆品等。目前,大多数申请还在等待受理中。
理论上讲,“丁真”并非专用词汇,允许用于商标注册。目前,我国已有多件“丁真”注册商标,分布于茶、调味品、腌制品、五金等类别。新申请的商标与已有商标如果属于不同类别,不构成近似、相同商标,可以注册。
但是,根据商标法,申请商标注册不得损害他人现有的在先权利。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发布的审理指南中进一步指出,相关公众容易认为标有某商标的商品与该自然人存在许可等特定联系的,就可认定为侵犯了姓名权。因此,“丁真”作为在先的姓名权,由丁真本人享有,其他人不能随便抢注。
目前,已存在的“丁真”商标注册时间均早于2020年4月份,显然与这个才火了几天的丁真无关。此后新申请的“丁真”商标,除非得到丁真本人许可,否则就应该证明自己不是“明知故犯”,有正当理由。
其实,丁真刚刚走红,就已经被各地文旅局“抢”过一轮了。各地旅游局“抢”丁真,是为了借势营销区域旅游,主要意图是善意地表达欢迎与祝福、介绍当地美景与风俗。他们卖萌又搞笑地“抢”人,得到了网友的热情互动,掀起了旅游营销高潮。
与之相反,抢注“丁真”商标的“第三人”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为了蹭流量、走捷径,这种行为不应当鼓励,如果有违反商标法规定的其他情况,应当予以驳回;二是恶意抢注、恶意囤积商标的商标猎人,属于重点打击对象。抢“丁真”不是他们第一次出手,也不会是最后一次。
截至2020年10月底,我国有效注册商标量已达2918.2万件,连续多年居世界首位。然而,在飙升的商标数量背后,长期存在傍名牌、恶意抢注囤积乱象,令企业备感头疼。为了防御,阿里巴巴注册了“阿里爸爸”“阿里爷爷”“阿里奶奶”一家子;小米注册了“黑米”“玉米”“爆米花”;还有前段时间“今日油条”对“今日头条”近乎一比一的商标模仿,逼得“今日头条”到法院提起诉讼……看似搞笑段子的背后,有关企业却付出了极高的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
我国不仅是商标大国,还应该是品牌强国。那些蹭流量、傍名牌的企业应该明白,商标与产品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从根本上说,起决定作用的是产品和服务本身,并非吸引眼球的商标。“蓝瘦香菇”再红,产品力不够,抢注了商标也带不动销售。相反,商品品质、服务过硬,哪怕是无中生有,也有可能打造出高价值的商标。
<<<相关阅读
有人抢注?丁真东家出手:一口气申请26类商品的商标
因为偶然被拍下纯真笑容而走红的藏族小伙丁真,成了自己家乡四川省理塘县的旅游形象大使。丁真的爆红也让一些企业盯到了商机,“丁真”商标疑遭抢注。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查询中国商标网发现,11月14日以来,多家公司提交了“丁真”商标注册申请,类别涉及日化用品、教育娱乐、网站服务等。目前,这些商标均处于“等待受理中”。
据多家媒体报道,11月18日,丁真与家乡国企四川省甘孜州理塘县文旅体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理塘文旅)签约,以基础月薪3500元成为了该公司的员工。11月26日,理塘文旅在26类商品中申请注册商标,其中,化妆品、糖果、白酒等9类商品中,申请的商标名称为“丁真珍珠”。
知识产权专家认为,丁真所在公司对商标的主动出击,一方面能有效保护自己的商标权益,另一方面将有效防止他人抢注,“以后他人申请带有‘丁真’字样的商标,可能被商标局直接驳回”。
丁真走红后相关商标疑遭抢注
11月29日,理塘文旅总经理杜冬接受媒体采访称,丁真还不适合去当演艺或者综艺明星,暂拒丁真一切纯综艺邀请,他们给丁真安排的工作一方面是为理塘做旅游大使,拍视频,做做导游,宣传旅游等等;另一方面则是接受员工培训,学习办公软件,学习发微博,发微信,学习旅游文化知识等。
澎湃新闻梳理发现,丁真所在的理塘文旅已在26类商品(商标的国际分类共45类)中进行了申请注册。据中国商标网信息,其中包含化妆品、洗发水、牙膏等商品的第3类,包含普通金属及合金的第6类,包含橡胶等原材料、塑料制品的第17类,包含家具、象牙等制品的第20类,纺织用纱、线的第23类,包含咖啡、糖果等的第30类,白酒饮料的第33类,保险金融的第36类,教育培训的第41类等9大类商品和服务中,申请人明确的文字商标名称为“丁真珍珠”。其他16类商品的商标名暂时未在商标局的官网中更新。
26类商品的注册商标申请时间都为11月26日,目前均处于“等待受理中”。
天眼查信息显示,理塘县文旅体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作为理塘县国有资产经营投资管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百分百控股的公司,成立于2014年,注册资本200万元,此前从未申请过注册商标。
澎湃新闻注意到,在理塘文旅申请“丁真”名称商标之前,中国商标网上共有22件“丁真”近似商标。其中,12件商标是在11月14日丁真走红后开始出现。这12件“丁真商标”申请中,主体既有个人又有企业,包括有惠州市一点百众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北京文登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芜湖若森企业服务有限公司等公司。这些商标申请主体既有直接申请注册“丁真”商标的,也有申请注册“丁真真”、“丁真笑”商标的。就在理塘公司申请注册商标的前一日,11月25日,一家名叫“观地旅游(厦门)有限公司”的公司,也申请了“丁真”商标。
丁真商标遭抢注。 中国商标网 图
专家:主动注册商标可以阻击抢注
知名知识产权领域律师马东晓告诉澎湃新闻,丁真走红之后,其他主体申请丁真商标存在抢注之嫌。而“商标抢注”实际上是商标领域常年存在的老问题,每次有热点出来,职业抢注人都蜂拥而上,对流量商标进行围猎。这种现象对利益相关方的商业发展不利,争议商标流入市场,也会给商业秩序带来不利影响。同时,也给商标局的审核带来更大的挑战。
马东晓介绍,根据商标申请制度,所有申请主体提交的商标申请只要形式上符合条件,都将被商标局受理,随后进入商标的实质审查,现在丁真所在公司进行大规模的商标申请注册,对该公司有多方面的好处。
第一,取得丁真商标的专用权。如果丁真所在公司不去申请注册商标,当然可以使用丁真商标,但只是普通商标,不能享有注册商标的专用权,即不能禁止别人使用和注册。
第二,主动迎战商标抢注。商标权利主体一般有两种方式来解决抢注问题:申请撤销他人注册商标和申请他人的注册商标无效,但这两种做法都很被动,因为需要时刻监测别人是否在申请,一旦别人申请,就要去提出异议。现在,丁真所在公司主动申请了“丁真珍珠”等注册商标,从商标局的审查角度,所有包含“丁真”字样的商标,都可以以商标近似为由,直接驳回其注册申请。
马东晓还介绍,丁真所在公司申请注册的商标,几乎覆盖了常用的商品和服务,“这些领域,该公司可以自己进行商业运作,也可以许可别人去经营。”
此外,在丁真走红之前拥有“丁真”商标的企业依然保有权利。《商标法》第三十二条规定:“申请商标注册不得损害他人现有的在先权利,也不得以不正当手段抢先注册他人已经使用并有一定影响的商标。”
来源:长江云
编辑:孙亚莉
审核:黄黎
终审:吴志军 魏保东
出品:孝感广电云上孝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