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感日报 记者祝伟
12月18日,孝感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召开第二十场新闻发布会。应城市副市长、疫情防控指挥部副指挥长赵红芬介绍该市当前疫情防控工作总体情况,应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负责人介绍该市冷链行业监管情况。应城市疫情防控指挥部人防组、物防组、技防组及卫生健康局负责人就社会和媒体关注的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多措并举
持续保持疫情“零输入、零反弹”
进入10月,根据疫情形势,在保持原有防控体制机制不变的基础上,应城市迅速启动县乡二级防控机制,部署重点工作。
该市加强“医疗风险点、食品安全风险点、出入安全风险点、购物安全风险点、校区和景区安全风险点”监测,发挥多点触发网络作用,落实各类哨点“五有三严”措施,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截至12月17日,累计排查管控1132人;已完成第一轮境外和省外务工人员信息摸排,省外境外人员约6.6万人。做好进口冷链食品、进口快递包裹“四全”(采样全覆盖、样本全检测、包装全消杀、商品全溯源)“六专”(专库、专人、专通道、专工具、专台账、专消杀)监管,堵住病毒传播途径。全市累计核酸检测289112人次;持续开展多病同防,已接种流感疫苗26420人;为易感人群配送新冠预防中药包188322包。
精准防控
兜牢进口冷链食品疫情防控网
11月30日,该市制发防控工作实施方案,增设进口冷链食品新冠病毒防控组,出台《防控组运行机制》,坚持把进口冷链食品疫情防控网兜紧兜牢。
应城现有冷藏冷冻食品生产经营户35家,冷链从业人员124人。截止到12月17日,已核酸检测进口冷链食品236份、贮存和销售场所610份、外包装863份、从业人员526人次(结果均为阴性)。
坚持“八备”
抓紧抓细抓实医疗救治各项措施
制发《应城市应对春节前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明确春节期间疫情防控重点。医疗物资按40天需求用量储备。定点医院、该市人民医院新建隔离病区1个,设置床位200张;确定市中医医院为后备医院,预留备用床位100张;全市21家发热门诊完成规范化建设并投入使用。准备一线医护人员308人,配备救护车26辆;成立医疗救治专家组。建成2家核酸检测实验室。在中心城区外准备4个符合规范的隔离场所,共2006个房间,配齐工作人员,备足防控物资、必备设备和药品。
排查风险
加强13类重点人群核酸检测
截至12月17日,13类重点人群核酸检测39239人次。全市落实属地主体责任、行业部门监管责任,开展了目标人群全面摸排,分类建立工作台账。对发热门诊患者随到随检,对已收治新冠肺炎病例的定点医院工作人员、密切接触者、境外入境人员、口岸检疫和边防检查人员、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工作人员、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中高风险地区来应返应人员、直接接触冷冻冷藏冷链食品从业人员等8类人群采取“单检”,每7天检测核酸1次。对未收治新冠肺炎病例的定点医院及非定点医疗机构工作人员采取“混检”,每月检测核酸1次;对这些机构中急诊、呼吸、感染等风险较高科室工作人员采取“混检”,每14天检测核酸1次。对新住院患者及陪护人员采取“单检”,每14天检测核酸1次。对监管场所、福利机构、养老机构所有人员采取“混检”;新进人员采取“单检”,逢进必检。对密闭或人员密集场所工作人员采取“混检”
联防联控
不折不扣落实防输入各项措施
目前,境外返回应城人员521人,正在居家隔离19人,已全部进行核酸和抗体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来(返)应城人员611人(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从11月25日起按照“属地管理、以房定户、以户找人、不漏一人”的原则,组织各镇、村(社区)和驻村工作队的党员干部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省外境外人员基础信息摸排,以乡镇为单位建立省外、境外人员数据库,为下一步防输入分析研判和风险防范提供数据支撑和决策依据。
把好入口
做好快递邮件包裹疫情防控
各快递企业对所有的进、转、出包裹做到100%消杀处理,对用品用具及运输车辆多频次进行消毒处理,窗口收寄严格执行实名收寄率100%、验视率100%。
实行国际、国内邮件包裹分区处理,对分拣转运场所和分拣人员及其用具每天保持最少三次消毒。对全市606名快递从业人员全部进行了核酸检测,全部呈阴性。